「1990:从鲍家街开始」

第525章 多印三十万册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第525章 多印三十万册(3/6)

说好了见面再聊,周彦就挂了电话。

刘航笑道,“老板你对他还算满意?”

他了解周彦,如果对陈洪恒不满意的话,压根就不会让人来燕京。

“嗯,还行。”周彦点头。

虽然刚才那会儿两人没谈太细致的东西,但是周彦能够听出来陈洪恒对图书出版方面确实了解,具备专业性。

国内现在对图书出版方面了解的人才少,因为压根就没有这方面的民营公司,正如陈洪恒所说,国内作家经纪人的职能都被分解了。

其中最能代替作家经纪人的,就是各个出版社。

大部分的作家,都会选择跟出版社建立合作关系,后期图书的宣传,版权交易也通过出版社来操作。

既然这种人才是稀有的,周彦当然不会轻易放弃。

陈洪恒还有一点比较吸引周彦,那就是他对霓虹的图书市场也有所了解,后面如果他们的作品再进入霓虹,让陈洪恒来操作也简单很多。

“老板,新部门什么时候过行政?”

这是他们公司的章程,如果要成立一个新部门,必须过一下行政的流程,流程过完之后,就代表这个部门正式成立了。

部门成立之后,后面人事、财务什么都要跟新部门进行对接。

“不急,等到陈洪恒的事情定好吧,不过你可以让后勤部先在三号楼弄两个房间出来,给新部门做办公室。”

“好的,我明白了。”

事情说完,周彦正准备走,忽然又想到了什么事情,回头问道,“之前定的短片计划,实施进度如何了?”

“已经筹备好了,三天后正式向几个学校发征集令。”

他们工作室的第一部短片,是计划要向各个学校征集合适的剧本。

因为面向的是学校,所以只有在校学生才有资格投递,一旦剧本通过,工作室这边就会协助对方将短片拍摄出来。

至于具体投资多少钱,就要看工作室内部的评估结果了。

评估的等级越高,能得到的投资自然是越多。

“截止日期呢?”

“总共是一个月时间,一个月后自动截止。”

“评审小组人选定下来了么?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1990:从鲍家街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