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砍草原帝国」

第39章 议和(一)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第39章 议和(一)(2/4)

值巅峰的帝国人毫不犹豫地入侵了巴旦尼亚人最后的避难所——乌卡利翁高地。

然而,巴旦尼亚人凭借着乌卡利翁高地的地形不断地拦截阻击帝国人的入侵,并且在其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中就包括引进帝国人的先进经验,在最为重要的地理要地修建纯军事化的军事堡垒来更好的防御帝国人的入侵,即城堡。

但是巴旦尼亚人的城堡却存在着某种先天不良,甚至巴旦尼亚人的某些城镇也存在着这样的问题,那就是他们的石匠功夫实在是差劲。

似乎是困于就地取材的思维,巴旦尼亚人的军事营垒或许称之为营寨更加合适,鲜少见到帝国那样用纯粹石料构筑的堡垒,更多的是木制围栏中填满夯土的构造,这样的建筑倒不是说不够坚固,只是乌卡利翁高地上的气候总结起来就是两个字,湿冷。

乌卡利翁高地的温度很低,而同时这里的降雨还出乎意料的多,这也就导致木制夯土结构在这片高地不耐用得很。

如今阿斯特堡基本上就是这样的情况,连日的大雨加上巴旦尼亚人略显糟糕原始的城建导致积水连日不散,最底部的木制外墙长时间泡在水里已经出现了部分腐烂的情况,更糟糕的是纯木制成的门楼防水性极为差劲,在邓格拉尼斯遭到围攻之后,紧挨对方的阿斯特堡自然也得不到什么补给,加上附近依靠着城堡生活的村庄居民大多对瓦兰迪亚心存抵触,拒绝为对方修理建筑,甚至还出现了大规模背井离乡的人潮,而一直被芬·登吉尔家族当作家族亲兵和依附小家族青年培养基地的阿斯特堡本身深处乌卡利翁高地内陆,本身并没有很多军事价值,因此瓦兰迪亚留守在这里的兵力并不算多,而本身芬·登吉尔家族对这座内陆城堡也没有太多的军事上的侧重,这也就导致阿斯特堡到现在很多基础的防御工事都处于失修状态。

而在这样的情况下,恩里泰和因加泰尔两人自知无法抵挡住蒙兀特人的进攻,几乎是在方旗骑士汇报完情况的第一时间就立刻琢磨起接着跑路的事情了。

然而现实却给了俩人当头一棒,阿斯特堡附近基本上都是裸露的岩壁,光秃秃的连几棵树都没有,即便是在夜晚,一行人在月光的照射下也无所遁形,只不过蒙兀特人此时倒是表现出来了前所未有的贴心,速不台在观察完阿斯特堡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骑砍草原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