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章 三过边墙而不出(2/6)
帝,说你家坟头那场火是个意外,别追了。
不合适。
人家的愤怒,有情可原。
黄台吉是真急了。
有生之年,他还从未遭遇如此奇耻大辱。
宗陵被火,旧京遇焚,京畿遭掠,贝勒被俘,人畜庄园被焚掠烧杀,就已经足够让人怒火冲天。
但这还比不上水师舰船被沉入河中,自己封的恭顺王被打得仅以身免,对黄台吉造成的耻辱更大。
东京陵里埋的那些人,像祖父太祖父,都是在黄台吉出生前就不在了,而大哥褚英生前跟他的关系……其实还不错,黄台吉在继位前跟所有兄弟关系都很好。
况且,他们曾在同一个老师门下学习汉文,但现在关系不能好。
因为褚英的屁股坐在汉人那边,最后被杀也是路线问题。
褚英就不想当天命汗国的洪巴图鲁,人家就像安稳做个大明的龙虎将军。
这事从他给儿子起名字就看得出来,老大叫都督,老二叫国欢,老三叫汉人,非常正统的建州土司继承人。
要是没努尔哈赤这天命汗在上头压着,弄不好就叫国柱、国欢、国忠了。
老汗王起兵前,褚英跑到辽东总兵府给张承胤告状,说我爹所图甚大,朝廷要小心他。
张承胤觉得这娃得失心疯了。
努尔哈赤建立金国前夕,出征打仗,大军前脚出去,褚英后脚在城里焚纸祭天,诅咒兵败,还告诉别人:要是我爹打输了,我必不让他们进城!
因此褚英在整个天命年间,都是一个政治符号,到如今崇德皇帝登基,跟他更好不了了。
辽阳两城的大火,京畿与辽阳郊外的劫掠,对歹青帝国是巨大损失,对黄台吉来说是面子上难以承受,政治威望动摇,但实际上并没有太大的切肤之痛。
但孔有德的部队被击垮、尚可喜的水师被凿沉,就是另一回事了。
这直接使黄台吉掌握的武力根基骤然下降。
这在政治威望动摇时很致命。
不过真正影响黄台吉心情的,还是这条追击之路越走火越大。
黄台吉本来的打算,是率麾下两万精兵疾趋边外,不量兵力多寡,发挥行军速度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