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一章 向崇德皇帝进军(2/6)
于敌军外围环伺的塘骑探查敌情,黄昏清点敌军营帐、夜晚探查敌营篝火,报告尾随的军队一天比一天多。
黄台吉正在大量抽调后方军队出边。
在那些支援而来的部队中,塘骑发现了大量明军制式火器,装备率非常夸张。
单就涌珠炮,五十人的明军马队会装备一门,而在八旗军的增援部队里,塘骑曾发现其二十五骑的小队就配备了一门涌珠炮和八杆鸟铳。
以至于塘骑端着望远镜看向八旗大营,恍惚间会有一种照镜子的感觉。
三眼铳、鸟铳、鹰铳和大追风枪,涌珠虎蹲、佛狼机发贡、红夷以及大量使用战车的轻型火炮……火器多得超乎想象,简直就是大明的辽东军,一支令人震撼的火药帝国军团。
但庞大的火器部队出现在战场上,非但没有给刘承宗带来压力,反而坚定了回身搏战的信心。
因为某种程度上,后金的八旗贵族管他叫刘蛮子,在价值观上没叫错。
直至今日,他仍然坚信,最骁勇善战的士兵,一定像他一样是披挂重甲的马弓手。
因为弓箭需要大量训练时间,身强力壮营养良好的人不一定开得了百斤强弓,而能开百斤强弓的人一定身强力壮。
任何一名统帅,都不会让他这样的士兵去端火枪。
因此对一支常常以披甲骑兵大队示人的军队而言,突然没有针对性地增加大量装备火器,减少披甲士兵的比例,是军队素质下降的鲜明特征。
正如元帅军,火器部队虽多,但其只有两个来源,要么是旧明军当中的火器手,要么就是狮子营时期不能开强弓的老兵。
刘承宗认为,这是黄台吉把八旗守备部队拉至前线的信号。
六月初八。
元帅军按部就班地渡过老哈河,大量携带财货押运辎重的牛车队于当日傍晚进入沙漠。
塘骑仍在老哈河东岸,吊在八旗军身前,当晚塘骑渡河,向荒漠边缘的刘承宗报告,他们在黄昏清点敌营,确定其再度增援五百余帐。
敌军聚集于前线的部队,已经超过五万。
而后方究竟还有多少军队,塘骑无法突破前锋营的阻拦,不得而知。
这种局面下,刘承宗进了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