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组办青云阁(5/8)
☆☆☆☆☆
把工作室换到了活动楼外,重新进行了布设;虽说原来的设备还能用,但既然接手了这里,就有必要用上最好的。
这就体现了嘉丽的重要性了。
“好,差不多放这就行”
“那个往里搬,谢谢”
嘉丽书局原厂直发的印刷机,以及几十大包报纸要用的纸张,也就花了个十天左右就运过来了,实在是有点离谱。
当然我是有付钱的。
运费,装机费,技术指导费,维护费繁琐归繁琐,但确实管事。
那姑娘肯定又会以什么其他的名头把这笔钱抛回来,我也不好多说什么;商会的工作人员们对我也是格外的客气。
难得当了回甲方呢。
另外,即使绘画可以用于设计,它的时效性还是比不上照相;经过好几天的拼搏,我仿造了五台新的照相机。
比初代版本更轻,更便捷。
适宜随身携带。
用起来也不难,但凡不是脑子被学院的骡子踢了就肯定能学会拍摄。
技术怎么样则是之后的事。
装修方面,聘请了专业的矮人工匠团队,要求建设一栋划时代的办公楼;现有条件只够叠两层,扩张以后再说。
“怎么样能实现吗”
“可不要质疑我们的专业性”
将设计图给工匠看,没过一会儿就回复了我一个大拇指,示意没有问题。
但这又是长时间的工程。
在等待施工结束期间,考虑到企业形象这方面的事,决定定制统一的制服。
嘉丽好像就有在推广商会的徽章用于证明会员的身份,同时也有在书局提倡正式穿搭,逐步向着工服简便化推进。
鲁德佣兵团出于工作内容与形象上的需要,就设计了类似于黑手党的服饰;看起来很有压迫感,且列队非常整齐。
我也想搞这么一套。
但学院报社并没有那么严肃,太繁琐复杂的服饰不适合采访与记录工作,既要重视干练感又要还原正装特色
现代西服制样就不错,正如校服的元素混搭一样,休闲风是可以自搭的。
但在风格上又保持着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