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黎明(2/5)
一起,向国旗行注目礼。
不但是护卫队员们,几乎所有的百姓也是举起手来,一起向高高飘扬的龙旗行礼。
“礼毕!”
护卫队员列队走正步离开,广场上响起了震天的雷鸣声。
“万岁!”
“中国万岁!”
无数的和平鸽腾空而起,飞过凝祥门,飞过了国旗,飞向了细雨蒙蒙的天空。
升旗仪式结束,还有一些人久久不愿离去,他们当中,有热血沸腾的少年,也有从战场上退伍的军人。他们对着暂新的国旗致敬,许多人眼中饱含泪水。
人们的行为是可以理解的,尤其是成长起来的新一代,他们的潜意识里,热爱着这个国家,不仅因为她战场上取得的战绩,百姓生产水平的提高,国力的日渐强盛,更在于一种文化上的骄傲和认可。
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这些成长起来的新国民,觉得自己就是这个国家和民族的一份子,报效国家的愿望也就更强烈。
至于那些士兵,随着忠义军的战无不胜,随着国家用兵海外,随着军人地位的提高,看到眼前的一幕,感触上自然比一般百姓还深。
军人地位的提高,自然而然的“军人优先”,也使得整个国家的尚武之风油然而生。
遍布帝国的讲武堂,各地蓬勃兴起的警察学校,地方上的民兵制度,在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的潜移默化下,热爱奉献,不惧生死的新一代军人也已经形成。
凝祥门上的王松,此刻也在看着广场上的升旗仪式,也在看着高高飘扬的国旗,猎猎作响,让人神往。
一面象征荣耀和文明的旗帜,却是无数年轻战士的鲜血染红。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这十余年来,中华损失的战士何止十万?
为了国家和民族的自强,无数年轻的战士抛头颅洒热血,他们的热血和尸体,让那些屈辱和悲剧的历史,随着汉人的舍生忘死,一去不复返了。
王松站直了身子,深深鞠了一躬。
为了那些英灵,为了那些曾经的苦难,和今日的辉煌。
卫兵恭恭敬敬地看着眼前这位权倾天下的相公,也许再过几天,他就是这个帝国的真正主宰了。
军中和政界,民间上下,要求王松登基的呼声越来越高,就连大宋皇室的皇帝,也心甘情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