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最末的大明」

92工匠的世界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92工匠的世界(1/5)

92,工匠的世界

丁玄机的记忆力相当惊人,水车用料尺寸参数和加工步骤,五十多年前他爹口述的内容竟然还能记得清清楚楚。

这就是古老的家族式传承的一大特点了,只要丁口不灭,即便是挂在嘴边,也会一直传承下来。

眼前的这帮老爷爷的脑子里,不知道还藏着多少快要失传的技艺,等着李破虏去挖掘。

古东京语有些像杭州话,古老的参数还带着五行理论,让人觉得很是神秘,不过在姬蒿的帮助下,李破虏还是用鹰羽笔勉强将水车样图给画了出来。

说是水车,看样子其实是熟知的立式水轮机,动力来源是水流的势能。

要想利用水能,特定的河流就必不可少,丁玄机竟然知道修建专门驱动水车的水渠。

于是在他滔滔不绝之下,姬蒿偶尔翻译一下他的古东京口音,李破虏手下的鹰羽笔犹如游龙,很快就将专业化水渠给画了出来。

三百年前的技艺即将获得重生,丁玄机捧着图纸的双手都在颤抖,激动得几乎要哭了出来。

古老的东方在机械领域的造诣其实并不低,即便在元朝时期依旧领先于世界。

如今西方经历了文艺复兴,又有大航海提供资金资源支撑,机械领域开始了突飞猛进的历程,已经完成了人体化学能,也就是手工向水能动力的转变,正在为即将到来的热能动力时代积蓄着力量。

东方在这个时代只要踩着节拍发展下去,机械行业就不可能会落后。

只是丁玄机的尺寸标准是木匠行业特有的一套标准,据说是从鲁班就开始流传下来了,对于用惯了国际单位的李破虏很是不能适应。

不单单是李破虏,就是除了木匠之外的其他行业人士,也适应不了他这套标准。

这就比较麻烦了。

度量单位是标准化规模化生产的理论基础,这一点纵观东方历代王朝,就属秦朝做的最好。秦朝的弩机零部件,可以在相同型号的各张弩机上相互转换。

明朝就差远了,姬蒿式枪管,在这把枪托上能用,装在另外一把枪托上就晃荡了。

如果机械零件不能相互转换,使用的局限性就太大了。

于是在姬蒿的帮助下,李破虏将丁家的单位给换算了一遍。

就在他和丁玄机商讨水车,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我在最末的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