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6章 定时装置(1/2)
秦仁杰仔细观察那块小铁片后,对身边的欧阳锋说:“小铁片看上去像石英钟上的零部件,当然也不排除是大巴车上某的某个小部件。如果它是石英钟上的,那么在灰烬中还能找到很多类似的小铁片。”
欧阳锋问:“秦副总队,如果小铁片是石英钟上的零部件,那石英钟是不是制造爆炸的定时装置?”
秦仁杰说:“如果这个石英钟不是大巴车上自带的,而是有人带上车,对它的残片进行检测,只要检测出火药成分,那它就不是普通的石英钟,正是欧阳专家说的定时爆炸装置。”
秦仁杰和欧阳锋的现场分析,给侦查工作指明了方向,刑侦员在调查大巴车上有没有自备石英钟时,司机傅立衡说车上没有石英钟。
而此时,负责筛查的刑侦员陆陆续续吔发现了四十余块大小不等的,形状各异的金属残片,将这些金属残片组合起来,确实来自于一部石英钟,而非大巴车上的部件。
就在省警厅刑侦专家为此深吸一口气的时候,那些金属残片的检验结果也出来了。在金属残片上不仅检测出了汽油残留,而且检测出了黑火药的成分。
秦仁杰仅凭一块小铁片就断定了案子性质,青州警局杨立新局长深切感受到神探的分量有多重。
神探的厉害就厉害在这里,很多时候无须看到关键证据的全貌,只需冰山一角,凭借精确的逻辑推理能力,就能还原出案件背后的真相。
但是,青州大巴车爆炸案仅凭一些零碎的金属残片,以及神探的逻辑推理还是远远不够的。推理需要可行性验证,案子定性需要强有力的证据支持才行。
为了验证石英钟是否是爆炸的定时装置,秦仁杰让助手杨颖去青州市钟表市场上找到相同牌子的石英钟,电池,然后再加上汽油和黑火药,一个模拟的爆炸装置很快就被还原出来。
然后秦仁杰亲自进行实验,第一次因为石英钟电路没有接通实验没有成功,秦仁杰经过调整改进,第二次虽然电路接通了但仍然未能引爆。
两次实验不成功,让专案组开始怀疑起来,石英钟真是定时爆炸装置吗?
秦仁杰专门请来电路专家,协助改进石英钟的爆炸装置,第三次试验是在众多疑问下进行。这次由石英钟定时的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