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9章 毁灭还是合作?(1/6)
随着红龙协会下属的行星开发署第三分部在东南亚的正式建立,整个地区的面貌开始迅速发生变化。
行星开发署的工程团队开始以惊人的效率推进着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几乎是在短短几个月内,便让原本荒芜的土地上矗立起了一座座现代化的建筑群。
开发署的总部大楼高耸入云,外墙上覆盖着超高效的太阳能板,能够自给自足地提供能源——其本身实际上不太需要进行这一步,只不过因为是红龙协会这边特殊要求,所以开发署第三分部这才加上了这些设施。
毕竟正常的按照红龙协会现在的能源发展进度,单单是靠着晶石能源和聚变能源就足以让他们运转上几十个世纪也不会出现没电的状态。
加上现在红龙协会已经完成了对太阳进行能源究极利用的戴森云系统,能源方面的问题更是小事中的小事。
大楼周围是宽阔的工业园区,里面设有先进的制造工厂、科研实验室和传送装置——传送装置是直接联接红龙协会指定区域的。
而为了照顾东南亚这边的很多人,红龙协会在一定的地方进行了妥协——比如说物流中心这些设施不仅为红龙协会的太空计划提供了坚实的后勤保障,也为当地带来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单单是靠着司机和整个产业链都足以让数万人有工作,让几十万甚至是更多人过上较为优渥的生活。
而开发署的轨道防御系统也在紧锣密鼓地部署了,高耸的发射塔和巨大的卫星天线遍布整个地区,形成了一个严密的监控数据网络。
这些设施不仅能够有效防御外来的威胁,还为红龙协会的太空探索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当然堡垒防御系统还是一如既往的加装,开发署的第三分部虽然在海外,但是和红龙协会的本土是一样对于此类要求卡的很死,堡垒防御系统作为当初李天云老会长在位上时加装的一种设施,本身对于红龙协会是起到了极为关键的保护作用的。
……
随着开发署的稳定运行,红龙协会开始将目光投向更远的太空——在此基础上,协会计划在东南亚地区建立一个大型的太空发射基地,用于发射载人飞船和探测卫星。
而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开发署开始大规模吸收当地的劳动力和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