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章 边界线(2/5)
带兵,则不好说。
南郡下面的职官,多半是留给荆州本地士族豪强的,双方将来还要通力合作。
放下手中公函后,蒋恪便吩咐人将陶府财货清点一番,装车送往襄阳,统一发赏。
江陵及周边数万百姓,无分贫富,人人都要出“赎城钱”,一如襄阳、安陆那般。收完后,同样送往襄阳,清点造册,统一分发。
部队暂时还不会撤。他们会继续留驻半个月,然后分批撤离。
等到三月份再走就有点危险了,北人很难适应,生病之人数量会激增,毕竟当年曹魏围攻江陵差不多也是耗到这时候。
其实,从大局上来说,陶侃差一点就成功了。
如果按照他的想法,襄樊那一万多兵马撤回来,哪怕只是分兵把守,增强南边诸要戍的守御,多拖延几个月还是有可能的。
从三月份开始,天气转热,疾病滋生,即便有《风土病》预防,也只是比曹魏那会好一些,少病死一些人罢了,真实情况如何谁都说不准。
再加上雨水增多,原本清浅的河流水位暴涨,原本退去的湖沼开始扩张,这些都会给行军、转输带来巨大的困难,更有利于水师出击,更灵活机动。
比如甬水在冬天流量很小,有些地方甚至完全没法行船,陶侃从头到尾都没通过这条河流调过兵,但在春汛时期却完全不一样。
再比如江陵城东的湖泊,在春夏丰水期会涨到城墙附近,到了那时候,梁军完全没法进入这片区域,江陵城可以不受干扰地与外界进行联系,哪怕只是通过吃水浅的小船。
甚至于,因为连天降雨,使得水攻也成为了可能,而这些在冬季枯水期是难以想象的——别的不谈,天寒地冻的时候挖土都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好在东晋朝廷废物!不然如何能打得这么轻松?
“给陛下发捷报吧。”蒋恪随手拿起一件漂亮的青瓷,掂了掂后,说道:“另——”
他随手放下青瓷,说道:“让杨宝别躲了,赶紧出来。看看江面上还有没有晋国水师,若没有,立刻遣人西行,前往巴东。别让成国大军突然打过来了,值此之际,巴东可不一定守得住。”
说罢,大步出了陶府。
这个宅子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