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共济会四大家族:洛克菲勒家族(2/4)
来确实可以节省运费,二来可以打压竞争对手,他们一旦坚持不下去,他就又能继续吞并了。
不过与此同时,洛克菲勒也在思考着全身而退之策,因为铁路公司一旦真的控制了所有石油的运输那他们必然会提高运费,到时候被动的就是他自己了。
但有什么办法能够摆脱这个贯穿了整个美国的铁路公司呢?
炼油厂的输油管给了洛克菲勒灵感:
有一天他在视察的时候,突然想到,既然油厂里是用输油管道做短途运输,那这个方法能不能在长途中也适用呢?
于是洛克菲勒斥巨资,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工人们夜以继日的工作着,每天铺设的管道超过了2.4公里。
很快,洛克菲勒就完成了总长度超过6000公里,横跨宾夕法尼亚州、俄亥俄州这些产油地,将数以万计的油井连接到自家炼油厂的运输管道。
为了防止竞争对手效仿,洛克菲勒甚至把他们用来运输的必经之地的土地都买了下来,对手别无选择,只能花高价用铁路运输。
这让他们在高昂的成本面前,连勉强生存都变得几乎不可能,铁路大亨和洛克菲勒如此霸道的行径,必然是一石激起千层浪。
当时的中小炼油厂咒骂他们的话语,完全不逊色于现在的很多实体商家骂互联网企业的。
于是分布在各地的采油厂、炼油厂和石油经销商是同仇敌忾、奋起反抗,坚决不给他们这个联盟提供原油。
历经了三个月的“石油大战”,联盟终于还是屈服了,宣布:
运费对所有公司一律平等,不再有公司享有特权。
但其实洛克菲勒早已算到这一步,甚至已经开始为之布局。
当时“石油大战”刚开始的时候,洛克菲勒就断定,以这些小油厂的实力,不给我们提供原油,无异于杀敌八百自损一千,我们虽然没有了原油,但你们是彻底没了收入。
所以,“石油大战”虽然是小油厂获胜,但他们都面临着资金周转的严峻难题,而洛克菲勒早已经约见了产油地的各大银行总裁:
洛克菲勒将炼油厂的股份送了一部分给各大银行,并约定:银行不可以给当地中小油厂提供贷款。
于是,中小油企受到了沉重打击,不是接连关闭,就是被标准石油一口吞下,仅两年后,当地就只剩下26家炼油厂,而洛克菲勒掌控了21家。
拿下克利夫兰之后,标准石油将手伸向了整个国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