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9章 君子不器(5/7)
文章以对外贸易为开头,列举了一系列数据之后指出,对外贸易已经成为了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部分。一旦对外贸易出现下滑,必将影响整个上下游产业相关人士的收入。看起来眼下西洋人渡海而来,是坐在家门口就能挣钱的好事。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将来有一天洋人不来了呢?很可能就是因为西洋人之间的战争,导致海路断绝。这种情况不是没有发生的,前明就一度出现过,导致明后期中央财政大幅度下降。
洋洋洒洒的数千字,核心思想就一个,要将南洋海路的咽喉要道,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到时候就算洋人不来,我们可以自己去。
想要掌握对外贸易的主动权,一些地方必须掌握在手里。比如,马六甲。
怎么掌握呢?当然是派兵进驻,如明成祖时期设的宣慰司机构。
此文一出,争论达到了沸点。反对方纷纷调转矛头,奔着【不器】这个笔名,进行一番惨无人道的围殴。
这个节骨眼上,王子腾上了一份奏折,请辞两广总督,前往交趾郡封地,自领交趾总督。
当然了,王子腾也是带要求的,比如要求工匠,要求贸易优惠政策,都是自己人,能免的税还是要免的,不能与西洋人一个待遇等等。
王子腾辞职的事情,起身早有定论了,你都有封地了,自然是不合适继续担任两广总督。只不过此前皇帝考虑到刚打下的地盘,没啥收入,还需要朝廷的支持。所以,没提这个事情。皇帝和内阁不提,王子腾装糊涂,那就不识趣了。
所谓的交趾总督,名义上还是朝廷的下属一个地区,实际上就是王子腾的私人王国了。
内阁就此又召开会议,讨论王子腾的奏折,以及牛继宗的奏折。
这次召开的是内阁扩大会议,六部尚书,王爷国公,全部到场。
开会之后,张庭恩开的调子,并不是要不要对外扩张,而是类似交趾郡这样的情况,向中央上交年度财政收入比例是多少。
也就是说,在朝廷的支持下,王子腾打下来的疆域,回报朝廷是必然的。
就这么一个议题,关于是否需要面向大海,扩张疆域的话题,已经没必要讨论了。
等于是给现场的王爷国公们开了个动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