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是心非(2/7)
道你是何心性,你无需在意他人的眼光。”
姜雪听得眼圈微热。
从小到大,外人眼中的她总是嚣张跋扈的,可姜雪自知她不是那样,她不知流言从何处起。
她曾与对方解释,对方的遭遇不是她的本意,可对方毫不领情,说即便不是她的意思,也与她脱不了干系。因为她无需亲自下令,便有的是人替她惩治得罪过她的人。
幼时她便听过一些传闻,觉得不妥,后来察觉到“她做过的事”都是母后的手笔后,便不再多言。
那些盘桓在她心里多年的疑问终于得到了解答。
原来都是母后在背后“疼爱”她。
那时皇后还是“慈母”,她要做个孝顺的女儿,便一直对母后私下里的小动作视若罔闻。那些在她看来有些过激的事,一直以为母后爱她之深,所以才会对欺负过她的人都不留情,她甚至还因此苦恼,担忧母后太过在意她,姜静玥会觉得偏心。
后来才知,那一切都只为败坏她的名声。
自和亲风波后,姜雪回顾这十几年来的种种,恍然发觉,母后始终没将她当成亲生孩子对待,而是一直防备、厌恶着她。
“名声”二字需要人经营,不论是好的还是坏的,都要靠人为努力才能成就。
母后努力了太久,她醒悟得太晚,等全看透时,木已成舟。
因为被人凭空捏造的种种劣迹,这些年来能聊得来的密友少之又少,于是她有了许多空闲时间读诗书,摹名画,而不是同姜静玥一样将时间都浪费在同人赏花喝茶上。
因为“恶名”在外,更没什么人会主动接近她,她少与人交游,无人招惹,不受欺负,母后便没了理由继续借她的名义为所欲为。她的名声无所谓,重要的是没人再因为她的原因遭遇不公,她的良心能安。
史书读多了以后,道理明白的也渐渐多了。
一个人拥有了最有权势之人的偏爱,就必然要有致命的把柄与缺陷,这是为人臣的生存之道。
如今看来,母后虽不怀好意,但结果是好的。
这个嚣张跋扈的长公主身份还算好用,于是她愈发肆无忌惮地享受身份带给她的底气与特权,凭心做事,只要不触及底线,不伤及人命,她便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