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从知青下乡开始躺赢」

第1120章 创业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第1120章 创业(2/3)

工具入手,积累一些经验和资金,然后再逐步拓展到大型零部件的加工。”

经过一周的市场调研,周子文和沈招娣收集了大量有价值的信息。

他们回到家中,开始整理资料,制定创业计划。

周子文根据收集到的需求信息,筛选出了几个有潜力的项目,包括高精度齿轮、传动轴、离合器片、收割机刀片和小型机械工具。

他仔细分析了每个项目的市场前景、技术难度和资金需求,最终决定先从高精度齿轮和小型机械工具入手。

这两个项目技术相对成熟,市场需求大,而且周子文对这两个领域也比较熟悉。

陈巧依和陈诗英看到周子文这么认真,也积极参与进来。

陈巧依负责财务预算,她仔细计算了创业所需的启动资金,包括设备购置、厂房租赁、原材料采购和人员工资等。

陈诗英则负责市场推广,她利用自己的人脉资源,联系了一些潜在的客户,了解他们的具体需求,为产品的销售做好准备。

在周子文的带动下,一家人齐心协力,创业计划逐渐成型。

他们决定在郊区租一间厂房,购置一些先进的机械加工设备,招聘几名技术熟练的工人,开始他们的创业之路。

周子文深知,创业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但只要有家人的支持和自己的努力,他有信心克服一切困难,实现他们的创业梦想。

他相信,凭借着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市场洞察力,一定能够在机械加工领域闯出一片天地,为家人创造更好的生活,也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周子文和沈招娣骑着自行车,开始在郊区寻找合适的厂房。

他们首先来到了一个工业园区,这里的厂房大多都是新建的,设施齐全,但租金相对较高。

周子文虽然心动,但考虑到创业初期的资金压力,他决定先看看其他地方。

“这里虽然不错,但租金太贵了,我们得找一个性价比更高的地方。”周子文对沈招娣说。

他们接着去了几个不同的郊区地点,看了多个厂房。

有的厂房位置偏僻,交通不便;有的厂房面积太小,无法满足设备安装和生产需求;还有的厂房设施陈旧,需要大量资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年代:从知青下乡开始躺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