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原始部落当酋长」

第1443章 为公之心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第1443章 为公之心(2/4)

是指自己百年之后,大姜该怎么规避这个问题。

显然,在大忽悠眼里,木风已然成了后世人所说的对权力与开疆拓土的“狂热追求者”。

这样的人在历史上屡见不鲜,最后的结果往往是王国急速的膨胀又急速的衰落、分崩离析。

因为一味扩张而不“消化”,只会使得隐患越积越大。

一旦爆发,就是“崩溃”之势,一发不可收拾。

拿破仑、亚历山大两人的事无不说明了这一点。

国外的,国内的,这样的例子多得是。

前车之鉴,后车之师。

然而知道这教训却愿意接受的,不多。

所以很多国家、朝代更迭往往是“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木风笑着对大忽悠说道:“放心,老哥,我造火药只是为了炸鱼,暂时不会用到军部战士身上。

现在大姜的实力,已经足够应付敌人!

大姜现在也的确需要时间发展、繁衍人口,不宜再对外动手。”

说着他心底一叹。

短期内大姜还要对青湖部、黑山部动手。

至于远征金顶部,倒是真的可以放一放。

眼见木风都这般解释了,大忽悠终于松了口气。

他歉然说道:“老弟,你才是大酋长,所以我说的话如果不对,你听过就算了。

我现在年纪这么大了,很多东西都不明白了。

大姜这么大,也是因为你的缘故。”

他虽说的含糊,但木风知道他心底对于自己“犯上”的事忐忑。

木风总算知道了历史上的诤臣多难做了。

自己这还没生气呢,大忽悠就意识到自己“以下犯上”的不妥了,赶忙弥补。

得亏自己不是什么昏君,大忽悠也不是什么梗脖子的。

万一他脾气大,大忽悠再说话直,好好一个诤臣真是说没就没。

屈夫子、魏玄成、海青天,诤言出口,结局不同,可不就是“前车之鉴”?

万幸,自己想要大姜长治久安,部运绵长,自然会规避这些。

想到这里,他又对大姜建国多了几分构想。

建国不是对大姜小修小补,也不是局部试水,而是关乎整个大姜的前途与未来。

大姜建立之初就应该定下能够绵延持续下去的基调。

如鹰酱的三权分立,老牛的君主立宪,华夏的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我在原始部落当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