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三章何不青史留名(4/6)
“在这个县令看来,明目张胆的剔除掉学子身份他不怕,他更怕这些人将来出了大事连累他。”
“朕不想说,抛开晏青禾等人后来谋逆的事不谈他们会不会是好官,有些事是抛不开的,抛开就是不负责不公平。”
“朕只是想告诉你,只一个过不株连真正推行起来很难。”
“你父亲犯了错,朕觉得可惜,但他死不足惜,你大哥犯了错,更死不足惜。”
“朕也可以当时就直接赦免了你们,可百姓们会不服气,会说若你不是国公之子,不是功臣之后,你如何会被赦免?”
“朕的儿子也一样,他母亲犯了错,朕若直接赦免了他,那百姓又会说什么?”
“百姓们不会说这是朝廷过不株连。”
皇帝看向束休:“关于你和徐胜己的事张汤从来就没有瞒过朕。”
束休一下子懂了。
陛下是想让他们自己做出一番大事来。
所以才有后来对他们那么多容忍。
如果陛下真的要查他,要查徐胜己,以陛下九五之尊,难道不是一句话的事?
陛下只一句不死不休,估计着用不了多久他和方知己等人的脑袋就会献到陛下面前。
“一道旨意很容易,一道法令也不难。”
皇帝说:“难就难在让百姓们认同,让百姓们接受。”
束休低着头说道:“臣现在才明白陛下启用叶扶摇和叶无坷兄弟的良苦用心。”
皇帝道:“不算什么良苦用心,这是过程很慢,效果也慢,但只要成了百姓们就会认同的事。”
“朕很喜欢叶无坷,是因为他比你们都要早的醒悟到朕想做什么,所以他总是拼命。”
“他不是要证明他自己这个犯臣之后也可有大作为,他是想证明过不株连是对的。”
“他拼命,是在为许多人开那扇门,那扇门朕可以开,朕开的甚至可以很轻易。”
“可过不株连是双刃剑,朕一句话,下边就会有千百种解读。”
“是不是会有很多该被处置的人也被赦免了?下边的人为了讨朕喜欢是不是会故意这样做?”
“治国与治家比起来,朕甚至觉得治家更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