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第24章(2/4)
明,是最适合的。”
“至于文采,到时候启奏的折子出自老夫之手,谁敢肯定能在文采上压过老夫一头?日后不管渊儿地文采如何,能做能臣的,谁又在意你文采如何?”
林如海当年在殿试上,文章远超当时的状元郎,但那状元郎本就是当时的内定驸马爷,所以,皇上干脆就以林如海年少,面容俊俏该是美探花的名义,生生地将他的状元郎变成了探花郎。
当然,这里面也有皇上要给贤妃娘娘一个交代的原因在,当年的贤妃娘娘所出的荣安公主要选驸马,第一个看重的就是林如海。
但林如海很清楚自己要的是什么,一但上了公主,他就不可能掌实权,还要对自己的妻子俯首称臣,干脆就以已有心上人的借口拒绝了。
然后转身就去找了荣国公贾代善,求娶荣国府嫡女贾敏为妻,贾代善自然是满意这个女婿的,就亲自去找了皇帝,求皇帝给自己的女儿女婿赐婚。
皇上并不知道贤妃已经私下让人接触过林如海,就爽快的同意了,断了贤妃和荣安公主当众赐婚的可能性。
事后,皇上也不得不安抚自己的妻女一番,干脆就压了林如海的名次,顺便将驸马给提到了状元,算是给他的一项补偿。
这就能看得出来林如海的学识如何渊博了,再加上这么多年的沉淀,他写的折子,自然没有人敢至于文笔问题。
至于冯渊这里,林如海通过这几天的试探已经确定了,对事物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写出来的文章言之有物,实用性强。
但文章没有灵性,感觉完全就是顺着一个套路往里拼接,中规中矩,没有什么出色的地方,这样的文章,一般情况下,问题不是很大,却也绝对不会独占鳌头。
这个真怨不着冯渊,主要就是因为他是深受现代教育荼毒的受害者,他写议论文之类的文章都已经写习惯了。
林如海虽然不知道原因,但冯渊确实没有什么写出锦绣文章的天赋,这一点他早就看出来了。
他让冯渊选择到时候加科考试的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当今皇上更喜欢锦绣文章,但当今太子殿下却因为是祖父亲自带在身边教导长大,习惯和性情更像先皇,喜欢以实事为主。
到时候,虽然会因为碍于科举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