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1章 也是七个瓮(2/3)
比他死去的兄长高肇机智,可高肇有个优点,高显没有,那就是高肇知自己学识浅,愿意学习,高显则认为擅长逢迎手段足够了,足够他余生恃圣眷耍官威。
清河王元怿见尉窈来官署,立即和她商议即将要朝议的国子学、太学营缮事宜。
元怿:“我听到尚书省的风声,有官员打算在朝议时提出修建明堂,另有反对此时建太学的,理由是郢、扬二州战事紧,不可于师旅之际,兴版筑之功。”
尉窈边听边思量,说道:“朝议时,言事绝不能转到修建明堂的争议里!明堂规制自古就有争议,无论按五室修建,还是按九室修建,都有古书记载的规制可依,就算争上一年半载也未必有结果。”
元怿点头,对尉窈更生佩服,他是先听到尚书省想提议建明堂的消息,才回府翻书,找到关于明堂规制记载的种种文字。“可尚书省就喜和咱们门下省作对,他们人数又多,尤其吏部尚书郭祚,就是他主张先顾战事,以修筑边郊为紧急,延缓学府修建,避免过度劳民。”
尉窈想了想,摇头道:“我知你意思,我不能找郭尚书。”
仅凭几封久远书信,口头转述的先人话语,难证明她曾祖真的是崔浩,这是她和母亲坐稳朝堂后,父亲仍不改为“崔”姓的原因。清河王话里的意思是,崔浩是郭祚的姑父,只要她和郭尚书见一面,提出请求,郭尚书一定会在朝议时选择支持国学营缮。
但谁知道清河王探听到的消息,是不是居心叵测之人故意泄露的呢吏部是尚书省列曹之首,在官吏考选上,吏部尚书的实权重过仆射,她相信只要她去郭尚书府上拜谒,就会有人参她和郭尚书结党,那时别说她将被皇帝疑心,断掉以后去尚书省的路,郭尚书肯定也受牵连,甚至调离吏部。
尉窈沉思,提前想象朝议时大臣辩论的景象,最后说:“崇儒尊道之路,从来都不平坦,我辈当不惧艰难,无非‘迎战’二字。”
清河王听她这样说,眼眶泛酸,忽然替她气愤,谁说她是佞臣的,她只不过走佞臣的路,行忠臣事!
尉窈再去司州署的时候,城东刘菜刀的案子审完了。如她猜测,真正的刘菜刀死了,代替者姓柯,名伯冒,原是一名羽林低级武官,在前年十月的芒山比武中受伤,差点死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