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话事人」

第598章 看破吴廷用意后,东印度公司谨慎搅局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第598章 看破吴廷用意后,东印度公司谨慎搅局(4/7)

下!枪!”

“短短10天,我方就消失了15000名精锐炮灰。”

“消息传到伦敦,下议院的那帮乡下人差点把靴子扔到首相大人的脸上。”

……

代表伦敦在东印度公司担任最要委员的一名年轻男爵,

忍不住问道:

“那该死的爱尔兰人呢?他们漂洋过海千里迢迢地为华盛顿打仗又是为什么?我认为这是一种损人不利己的愚蠢行为。”

阿德莱德反复打量着这个耀眼的蠢货。

忍住怒气,反问道:

“爱尔兰人反对王国,还需要理由吗?”

年轻的委员一愣,随即笑了。

见众人脸色不善,又赶紧收敛笑容,解释道:

“先生们,我只是突然想起了一个笑话——爱尔兰人下船时,他们唯一的不动产是chest和ass。”

“哈哈哈哈~”

见其他人目光冷淡,他又尴尬的结束大笑。

腹诽:

巴黎的报纸说的没错,撒克逊人天生没有幽默基因。

……

虽然说阿德莱德“借洋兵”的构想堪称天马行空,难度极大。

不过他还是认真的给吴廷财政大臣胡雪余写了一份亲笔信,通过胡在加尔各答做生意的“亲戚”,带回国内。

私人信件,不代表官方。

这是一种智慧,给双方都留足了回旋的空间。

虽然说,此举很可能是引狼入室,贪婪的吴军去了也许就赖在北美不走了。

但以目前态势,

阿德莱德认为与其担心引“吴狼”入室,不如担心花旗独立。

如果能利用吴皇的贪婪将其捆绑上伦敦的战车和整个欧洲对抗,利大于弊。

阿德莱德是个典型的撒克逊贵族,想的很深远。

一旦苏州和伦敦穿一条裤子,必定会引起欧洲的普遍不满。茶丝瓷一定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抵制。

那可太好了。

撒克逊商人可以独霸市场,做个二道贩子。

待关系缓和后再狠狠的赚上一笔,就像当年的阿拉伯商人。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大清话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