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话事人」

第613章 小邦和羁縻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第613章 小邦和羁縻(2/7)

为俊杰。恭喜阿总督,恭喜赵总督,请二位签字用印吧。”

文书一式三份,三方各保留一份。

从此以后,

贡榜王朝境内就多了两个由数十万汉民组成的自治小邦。

根据条约,俩小邦需接受吴国的羁縻。

羁縻条件如下:

一,需派出310名小邦高层子弟至苏州府读书。

二,吴国商品入境无需缴纳关税。吴民犯事,需交云南地方审判。

三,邦国境内不得设立任何军工产业,所需武器必须从吴国购买。

四,必要时,接受调遣,协同吴军在周边作战。

……

阿桂和赵庄文审时度势,全盘接受了以上条约。

今后,

他们就相当于节度使一类的存在。

在辖区内,上马管军,下马管民。

吴廷甚至不干涉邦国的文武官吏任命

看似条件很宽厚,实际上这4项羁縻影响深远,和伦敦控制殖民地的路子基本一致。

吴廷将通过军售和商业,长期吸这俩小邦的血。

而且,

这俩小邦的发展将陷入停滞,长期保持现今水平,哪怕再过100年也是个纯农业社会

饭是能吃饱的。

也不会被周边势力欺负。

但,仅限于此。

……

10日之后,第7军团主力赶到,现场监督“效忠仪式”。

阿桂和赵庄文率2万多远征军士兵列队,阳光下,由4匹白马牵引的吴皇烫金画像缓缓穿过清军阵前。

画像所至,所有人单膝下跪。

高呼:

“万岁,万岁。”

跪拜仪式之后,是剪辫!

临时搭建的高台上,吴军士兵高声宣读圣旨。

无数人眼眶微红。失声痛哭。

和平,终于到来了。

悬在头顶的利剑,移开了。

多线作战的风险,消失了。

远征军序列内,真正的八旗子弟已不足500人,其余皆是云南汉民。

……

效忠仪式完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大清话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