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大帝」

第二章 郑和归来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第二章 郑和归来(2/3)

来迎接郑和。天津港自永乐五年开始修建,历经六年的时间,终于在永乐十一年完工并投入使用。如今,这座宏伟的港口迎来了大明最大的船舰,也是当今世界最大的宝船!

郑和的宝船缓缓靠岸,船身巨大而壮观,让人不禁为之惊叹。当郑和走下船时,他立刻抱拳向徐增寿行礼,面带微笑地说道:“厂督大人,许久不见!”

徐增寿也赶忙还礼,微笑着回应道:“郑大人,三年不见,风采依旧啊!此次远航,您历经千辛万苦,如今凯旋归来,实在是令人欣慰。您先好好休息一下,然后我们一同回京觐见陛下和太子。”

郑和却摇头拒绝道:“不必了,厂督大人。我在南京已经稍作休整,此刻我更想的是能早点觐见陛下和太子,向他们汇报此次远航的成果。”

徐增寿笑道:陛下早就猜到你会急着回去,陛下赐了座驾给你,你就随我一起回去吧!我也沾沾你的光,坐下新座驾!”

只见一辆2匹马拉动的豪华马车早就在港口不远处等待!

郑和上得车才发现这个马车的豪华和便捷,这辆豪华马车体现了明朝一品大臣的身份和地位。首先,从外观上看,车身可能采用了当时最上等的木材制造,表面经过精细打磨并涂有保护漆料,使其既坚固又美观。其次车厢内部则布置得极为考究,座椅采用柔软的小羊皮包裹,内填充以鹅绒,为乘坐者提供最大程度的舒适感。地面铺设了厚厚的波斯羊毛地毯,不仅保暖还增加了乘坐的舒适度。为了方便夜间出行,车内装有特制的油灯,这种油灯设计独特,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防止风力干扰,确保照明效果。

使用了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引进的香料来熏陶车厢,营造出一种独特的氛围。这样的马车确实符合一位受到皇帝重视的一品大臣的身份

采用了改良的悬挂系统,使用特制的皮革带作为减震装置。这种悬挂系统能够有效地吸收路面不平带来的震动,从而提升乘坐舒适度。

车轮采用宽幅且厚实的设计,并在外围包裹一层柔软的橡胶或者多层织物增强缓冲效果。

郑和一听,急忙起身,想要下车。他连连摆手,说道:“使不得,使不得啊!如此座驾,我怎能乘坐呢?”

徐增寿见状,连忙伸手拦住了他,解释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永乐大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