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从2004开始」

第639章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第639章(4/6)

是你的。”

“我不是在瞎说,而是真这么觉得。”

克里斯汀听到这话,情绪价值得到满足,浅笑道:“我也想拿这个奖,希望最终能到手吧。”

说完,又问道,“你呢?有信心拿最佳导演奖吗?”

“一半的概率吧。”王树应声。

“一半?”克里斯汀既惊讶又疑惑。

王树轻声说:“要么是凯瑟琳·毕格罗,要么是我。”

克里斯汀听言,笑着调侃道:“《阿凡达》是商业片,确实比较难拿奖,只是没想到你竟然无视了另外两部提名电影。”

“不过你说最大竞争对手是凯瑟琳·毕格罗,她的《拆弹部队》虽然在金球奖上失利,但在英国电影学院奖上,还真有可能拿大奖。”

她一直都是接拍艺术片,只不过始终没有起色,后来前去试镜出演了《暮光之城》。

演技尽管不咋滴,对各大颁奖典礼却颇为了解。

而《拆弹部队》,这部影片讲述的是美军侵入伊拉克后,上士威廉姆斯詹姆斯被调入陆军亡命连拆弹组,在一次仓库拆弹任务中,威廉姆斯认为被用作尸体炸弹的伊拉克小男孩是他在军营认识的卖盗版dvd的贝克汉姆,小贝克汉姆的死让威廉姆斯更为疯狂,私离军营单枪匹马入城调查的故事。

电影上映后,新华网这般评价:《拆弹部队》也足以启示中国电影:美国从不缺少战争片,但更需要通过战争透视人性的佳作。《拆弹部队》的成功再次提醒观众,电影不仅仅需要娱乐和搞笑,更需要深思和坚守。长达130分钟的《拆弹部队》扣人心弦,三个拆弹士兵的伊拉克经历,反映了驻伊拉克维和部队(美军)的真实现状。片中大量移动镜头和仿纪实拍摄手法具有强劲的视觉冲击力,几个拆弹段落像昂壮的鼓点密集敲打着观众的心扉,一个伊拉克少年是否被用作人体炸弹的小故事将全片推向高潮。

网媒这般评价:电影艺术是人类最深入思考、讨论战争的平台。可贵的是《拆弹部队》全力描写的是一个拆弹组,一支永远不会进攻的高度专业的勇敢部队。影片的摄制组尽可能了解真实反映真实,在中东进行拍摄,展示出一个接近纪录片水平的伊拉克战场。影片用大量镜头和细节,表现出伊拉克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华娱从2004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