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1章(2/6)
在京城还是在其它城市?”
“在京城。”王树。
“哦,我们不在。”孙丽出声,“我们现在在蓉城这边宣传电影,预计明天回京。”
“嗯。”王树应声。
两人接着聊了一会儿,挂断了电话。
下午,王树去到秧视的演播厅,接受秧视的专访。
秧视的专访是录播,会在电影上映之后再播出,因此王树在访谈时可以选择性的剧透一些内容。
只能选择性的透露一小部分,并不能多说。
尽管是录播,谁也无法保证剧透太多,节目还未播出就已经有人将之透露出去。
“王导,我们很好奇,您是如何想到拍摄《彗星来的那一夜》这部电影的?”秧视主持人客气的问。
面对提问,王树侃侃而谈。
“当时我在好莱坞,呆在公寓里上网学习平行宇宙和量子物理,然后搜到了一个词‘退相干’,它解释了为什么不同的可能性不会同时发生。比如,这间屋子里可能有2000个你同时存在,只不过因为退相干,你们互不影响。‘退相干’的反面就是‘相干’,表示平行宇宙坍缩,事情变得混乱而疯狂,而这个词在也表示‘清晰/有条理’。它的两层意义刚好相反,我觉得很有意思。”
“然后,就生出了将之拍一部电影的想法。”
“《彗星》的主题很简单:原本互相独立的平行宇宙同时出现,你走错了世界线,撞见了另一个自己,发现男/女朋友被调了包。科幻片中,这种题材并不少见。”
“人类并非绝对理性的生物,我们行为混乱,会在同一时间说话,不断重复相似的、无用的信息,周而复始。”
“这很有意思,完全可以将之拍成电影登上大荧幕。”
央视主持人点了点头,紧接着问道:“王导,很多人同样好奇,《彗星来的那一夜》是否像《环太平洋》那般是一部硬科幻影片?”
王树笑着回答:“并不是。”
秧视主持人紧接着再问:“王导,据披露出来的消息,说是《彗星来的那一夜》有二三十个平行世界,以及几百处伏笔,对吗?”
王树保持微笑的回答:“电影还未上映,这些暂时还不能说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