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岁华幽思录(2/4)
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朴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废分封,立郡县,车同轨,书同文,统一度量衡,北筑长城而御胡寇,南征百越而拓疆土,其功之伟,前无古人。然焚书坑儒,钳制思想,重严刑峻法,不讲仁义,致使陈涉首难,群雄并起,强大的秦帝国,历二世而轰然崩塌。
汉兴,刘邦以布衣提三尺剑而取天下,约法三章,轻徭薄赋,与民休息,文景之治,天下晏然。汉武帝雄才大略,外攘夷狄,内兴文治,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建太学,举孝廉,儒家经学成为正统思想。然武帝后期,好大喜功,穷兵黩武,封禅祭祀,靡费无数,致民生凋敝。东汉光武帝中兴汉室,明章之治,亦有可观。而后外戚宦官交替专权,党锢之祸起,政治腐败,民不聊生,黄巾起义爆发,天下大乱。
三国鼎立,英雄辈出。魏武曹操,雄才大略,挟天子以令诸侯,扫平群雄,统一北方。其子曹丕代汉称帝,国号魏。蜀汉刘备,帝室之胄,仁德布于四海,与关羽、张飞桃园结义,辗转半生,三顾茅庐得诸葛亮辅佐,据西川而称帝。东吴孙权,继承父兄基业,凭长江天险,拥江东六郡,赤壁之战,联刘抗曹,遂成三分之势。诸葛孔明鞠躬尽瘁,六出祁山,欲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然出师未捷,身死五丈原,令人叹惋。
蜀汉后主刘禅,昏庸无能,乐不思蜀。司马氏渐掌曹魏大权,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咸熙二年,司马炎代魏称帝,国号晋,三国归晋,天下复归一统。
两晋南北朝,乱世纷纭。司马氏八王之乱,骨肉相残,国势衰微。五胡乱华,神州陆沉,北方陷入十六国的长期动荡。江左偏安之局,东晋门阀政治盛行,士族清谈误国。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其田园诗风,清新淡雅,为后世文人所仰慕。南朝宋齐梁陈,更迭频繁,帝王多荒淫无道。北朝北魏拓跋氏崛起,孝文帝改革,迁都洛阳,推行汉化政策,民族融合加速。东西魏分裂,北齐北周对峙,最终隋文帝杨坚代周称帝,灭陈统一全国,结束了三百年的分裂局面。
隋唐盛世,气象恢宏。隋文帝杨坚勤勉治国,创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开凿大运河,贯通南北交通。炀帝杨广继位,好大喜功,滥用民力,修大运河、征高句丽,导致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