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七章 安得倚天抽宝剑(5/7)
新婚夫妇中午才起床,有着一半白种人血统的成熟女性李梅精神焕发,倒是老司机郎奇走路发飘。
大家都等着两位起床呢,这不马上要全体搬家了,全部落一起去拜谒李陵墓,向先祖告别。
李陵墓是王爵规格,十分宏大,墓前石兽一对,石柱一对,石碑一对。
(1947年,李陵墓在叶尼塞河畔阿巴坎郊区集体农庄出土。)
墓前还摆了李大锤历代先祖的牌位,让郎奇十分吃惊,历经一千六百多年,黠嘎斯部落居然没有断绝嫡传血脉,这太不容易了。
摆贡品,上香,众人磕头。
郎奇悄悄拉了拉李梅,“我说,牌位上的先祖名字都那么古怪,怎么就我岳父叫李大锤这么有个性的名字呢?”
“李大锤不是我父亲的名字,是族长的名字。等将来我哥哥继承了族长位置,也叫李大锤。”
懂了,这是古人的习惯,就跟历代的天师道老大都叫张天师是一个道理。
有的民科考古学家,十年九不遇翻翻史书,看到相隔三四百年的修道门派里首领一直叫一个名字,就“惊喜独家发现”了我华夏修真文明发达,长生不老有术……不是正史千万不能信。
大多数老百姓都喜欢信话本,不相信史书。
三国演义太有名就不提了,大多数人不知道历史上没有杨宗保和穆桂英,杨文广是杨延昭的儿子不是孙子。
杨继业是被契丹人活捉后绝食而死,不是碰李陵碑。
李陵碑明明在这西伯利亚叶尼塞河畔,绝不在山西,杨老令公一头能碰出去四千里么?
“我也有个黠嘎斯名字,叫失钵屈莉朵米娅杜尔……”
“打住,我记不住,还是李梅好听。”
黠嘎斯部落不是纯粹的游牧部落。
打铁为主,兼营畜牧、农业、渔业,郎奇在昨天的接风宴上,还吃到了凿冰从叶尼塞河里捕的丁桂鱼。
这样的部落要搬家,跟蒙古部落勒勒车一拉就走不一样,坛坛罐罐特别多。
郎奇跟李梅在叶尼塞河畔度了三天蜜月,总算都收拾完了。
李陵宫殿被搬空,六千壮丁一起干活,用河沙把宫殿埋成了小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