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红年代:隐居四合院当大佬」

第541章 八十年代中旬的春节!!!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第541章 八十年代中旬的春节!!!(1/8)

春联告别旧词风,新句映时代,如“新长征春光好,现代化金鼓鸣”,广受欢迎。

“改革的春风吹满地,夏国人们真争气!”

春节,孩子们乐开怀的时候。

过去那会儿,压岁钱虽少,却满含温情。

等到了今年,有些人家境渐殷,红包增厚,一二至十块,足以换取童年欢愉与梦想。

获压岁钱后,孩童雀跃奔往商店,选购小鞭炮一串,却皆珍惜,不忍整串燃放,而是细心拆解,逐一享受乐趣。

胡同巷子里常见孩童群聚,竞相燃放鞭炮,比其声势之壮,虽藏隐患,然皆沉浸其中,乐此不疲。

八零初与七零年,饮食无大异,万元户寥寥,众皆薪资度日,经济不裕。

置办年货,需细心筹划,惜金如命。

粮票于70年代末未即废,至80年代初仍流通使用。

豆腐,昔日寻常却凭票难求,81年北燕京民众多以粮票换购,限量一斤。

至今年,京城副食店始见无票豆腐,供应渐宽。

美好生活,非一蹴而就,乃数代人汗水与鲜血,乃至生命之结晶。

这两年,物质丰盈,温饱无忧,年夜饭由解馋之宴转为团圆之庆,家人围坐,共享佳肴,乐享祥和与喜悦。

八十年代与六七十年代迥异,六七十年代为收音机风靡,而八十年代则迈入电视普及的新纪元。

后世电影《你好,李焕英》映工薪族排队购电视景,积蓄终得黑白机,就是反应这一时期,人们的购买力旺盛。

如今,沉寂十数载的庙会重焕生机,正月里,家家户户齐聚一堂,共赴庙会盛宴,彼时娱乐匮乏,逛庙会堪称最为盛大欢腾的庆典。

……

19时30分,离下哨还有半小时,一号哨位值班员李涛对姜春光说:“刚接到连队通知,军区首长替你们站哨,让你们回去赶上看春晚!”

“军区领导替我站哨?”姜春光有点不大相信。

小姜来自蜀省,入伍前,每年的除夕夜,他都会和家人一起看春晚、放鞭炮、吃饺子,其乐融融守岁忙。

第一次在部队过年,又轮到除夕夜站哨,原来担心看不上春晚直播,得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火红年代:隐居四合院当大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