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有朋自家乡来(1/4)
把存放古董瓷器的地下储物间的房门锁好,接着又和这边的保安班长于洋交代几句。
掏出1000元钱交给于洋他们,给这几个帮忙干活的保安中午加个餐。
随后,开车带着曹老板和伙计们去饭店吃饭,半路上,我在银行里给曹老板转账1248万的佣金。
曹老板从银行里出来的时候还跟我说:“其实,我估的价格都是按照店铺市场价格走。”
“但是,有一些没有交易记录的精品官窑瓷器,我还是偷偷的故意压低了那些古董瓷器价格。”
曹老板知道哪件瓷器谁给出过什么价格,所以,曹老板就是压价那些别人没给过高价的瓷器。
没人给出过价的玩意儿属于空白,价格就可以任意拿捏,曹老板也不会坏了行里规矩。
就像那个雍正珐琅彩九桃赏瓶,目前为止全世界就有这一件,其实20几年前就估值超过800万元。
现在,预计要出售价格最少值两个小目标,那些明清宫廷御用黄釉瓷器都是捡了大漏。
包括那个汝窑三足樽,近些年没有拍卖记录,估价主要靠前些年的古董信息进行参考。
这玩意世面上虽然没有交易信息,但是,只要肯卖都是以亿为单位的开价格。
目前为止,全球一共才发现四十余件汝窑,而且,基本上汝窑瓷器都在博物馆里放着,流入民间的汝窑天青釉瓷器少之又少。
一般老藏家终生也难以获得一件精品的汝窑,有这么一件玩意儿就算是古董行里的大玩家般存在,这件汝窑可以说算是镇馆之宝也不为过。
吃饭期间,一个突然的喊声在我身后响起,这个熟悉又陌生的声音,让我立刻激动了起来。
春波大哥是我们本地的一位着名画家,前段时间,在家乡城市的南关证券交易所再次偶遇。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两世为人以后的缘分加深了,还是命运轨迹注定还要再次相遇,我们俩一见如故的攀谈了半个多小时。
本来按照前世命运的轨迹,我们应该会在两年以后相遇,这次能在北京提前相遇,也算是一个意外惊喜了吧!
我给春波大哥介绍了汲古斋的曹老板,然后,我大拇哥一竖对着曹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