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9章 该了解一下世界格局了(1/5)
李青在军营混了顿油水很足的午饭,便又开始了‘游山玩水’。
大明很大,人口众多,百姓生活状态自然大不相同。
江南普遍富足,却也一样有穷地方,至于赋税贡献不高的省份,百姓生活更是远无法与金陵、苏州这些地方相比。
体形瘦削,补丁衣服……才是常态。
大明开海通商百五十年,赚取了大量的财富与资源,国力之强盛,乃历史之最,可人口也是历史之最。
单从百姓生活品质方面来说,除了江南部分区域,百姓整体的生活水平并没有太大的改善。
基础的温饱是满足了,可也仅限于此,吃肉仍是奢侈,也就过节才能舍得吃。
李青去了黄河两岸,以工代赈还在继续,大地震的余波还没彻底平息,多数百姓仍未安定下来。
总体还算知足,没有怨声载道,‘石人一只眼’的情况也没可能发生……
逛完黄河、长江两岸,李青继续‘游山玩水’,着重留意货币使用的品类。
小民日常生活的小笔支出,仍铜钱为主,稍大一些的支出便用宝钞,如今宝钞的使用份额较之正统朝前,提升了好大一大截儿。
当然了,大商贾之间的交易,还是以白银以及银票为主。
百五十年来,世界诸国流入大明的白银太多太多了,朝廷根本没办法不让民间使用白银交易,也没道理不让。
在李青看来,货币的多元化使用,并非坏事。
尤其是大明宝钞这种发行成本极低,且能有效提振经济的货币。
橘子多了,朝廷也不再如洪武、永乐两朝那般一股脑海量超发,如此情况,朝廷的适度超发,并未动摇宝钞信用。
不过终是回不到朱元璋刚发行宝钞的时代。
那时候一贯钞可抵得上一两白银,这时候……一贯钞只能抵得上一百文铜钱。
整整缩水了十倍!
可流通的所有宝钞购买力加在一起,却要比洪武、永乐朝高了太多,加上铜钱和白银,市面上的货币总量,处于相对饱和的状态,也大大提高了流通性。
夏去秋来,秋去冬来……
李青又去了天津卫,铁路修建还未完全竣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