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3章 祥瑞(2/3)
定数,但我还是觉得时间早了点。”
“为何这么觉得?”
羊耽缓缓道:“近来之所以有那么多关于夏侯与曹血脉同源这样的传闻,甚至《曹瞒传》这种莫名其妙的书在大魏传播,却没有大规模禁止”
“这说明梁王有意以夏侯代魏,而不是自立门户。”
辛宪英问:“这不正符合我羊氏的利益?”
羊耽“嗯”了一声,道:“以我个人角度来看,当然乐意为之的。”
“毕竟王朝更替势必要以新制换旧制,以新贵替旧臣。改国易帜对于目前的大魏朝堂来说,势必会伤了功勋老臣和大族们的心。”
“是啊。”辛宪英道,“所以梁王没有这么做。一方面可能是出于宗族考虑,另一方面则是顾及大魏老臣,维持朝堂稳定。”
“确实如此。”羊耽道,“我羊氏与夏侯氏有亲,倒不必太过担忧。我即便致仕,后继之辈亦可辅助后继之君但那些大族就不一定了。”
“不如等高文惠、卢子家、司马叔达这批老臣们都走了,届时就是水到渠成的事。”
辛宪英闻言却是笑道:“高公、卢公和司马公皆身体康健,换作是夫君你会如何做?莫非要跟他们熬吗?”
妻子一言,如拨云见日,羊耽顿悟。
事实上无论改朝与否,羊氏日后的地位都不会差,毕竟这层姻亲关系在。
但其他大族跟梁王的关系就没那么紧密了,高、卢、司马三人只是最上位的几人,百官中还有许多大的家族,比如清河崔、晋阳王、祁县王、阳曲郭等等。
改国号与否其实都不关键,关键在于梁王得带他们上车啊!
说白了,只有利益绑定才能坐同一辆车的,梁王承继魏统,大家还在既有的体制里玩,如此更符合当下的局势。
至于新贵?
司马孚、高柔之辈就要说了:你贾充、钟会、裴秀这种二三十岁的新贵那么着急作甚?
老臣们有地位,新贵们有实权,彼此体面,等我们死了,未来都是你们的,急什么?
几日后,洛阳太学大门外。
学子们鱼贯而出。
住在洛阳的勋贵就是好,可以“走读”,而那些外地来洛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