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集 阻封泰山(10/11)
仪为浑天黄道仪。
太宗览奏甚喜,复诏准许。
字幕:李淳风,岐州雍县人。其父李播,在隋朝时弃官而为道士,自号黄冠子,注《老子》、撰方志图十卷、《天文大象赋》等。
李淳风从小被誉为“神童”,在其父影响下博览群书,尤钟情于天文、地理、道家、阴阳之学。九岁之时,李淳风远赴南坨山静云观,拜至元道长为师。十七岁时下山回到家乡,经李世民好友刘文静推荐,成为秦王府记室参军。
自此而后,李淳风执掌天文地理、制历修史,充分展其才智,鞠躬尽瘁四十余年。
由是上疏建议改制浑天仪,将古代两重浑仪改为三重,外为六合仪,中间三辰仪,内系四游仪,称为浑天黄道仪。此仪黄道经纬、赤道经纬、地平经纬,均可测定。
浑天黄道仪制成,太宗试之极为灵验,加授李淳风为承务郎,令将浑天仪置于凝晖阁。李淳风在研制浑仪过程中,研究古代浑仪发展与特点,写成《法象志》七卷。
贞观七年夏五月,獠民再次反叛。雅州道行军总管张士贵率军攻击,大破之。
镜头闪回,叙述张士贵来历。
字幕:张士贵,字武安,小名忽峍,虢州卢氏(今河南卢氏县)人。
张士贵自幼学武,擅长骑射,臂力过人。隋朝末年,聚众揭竿起义,其后归顺唐国公李渊,官拜右光禄大夫。在李渊授意下,随相府司马刘文静前往河南攻城略地,发展势力。
刘文静以张士贵为向导,在河南取得一系列重大胜利。张士贵屡建战功,唐公李渊对其大加奖赏。其后便入秦王幕府,跟随李世民荡平群雄,统一全国,屡立战功。
唐高祖武德元年,张士贵跟随秦王西征,消灭西秦霸王薛举及子薛仁杲,立下大功。
张士贵被任命为马军总管,以劣势兵力击败王世充五万马步联军劲旅,创造以少胜多骑兵战例,便由此战成为唐朝开国名将,名望远在程咬金、秦琼之上。
武德二年,张士贵秦王李世民统率下,渡河前往山西并州,击败刘武周割据势力,取得山西会战重大胜利。唐高祖对其破格赏赐,待遇亦在诸将之上。
武德三年,张士贵又随李世民进军河南,大败王世充与窦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