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集 太子行刺(6/11)
云:家在某郡,隋末从军,没于高丽,与高丽人错居于此,殆将半其民矣。
因问中土亲戚存没,陈大德复又慰劝道:丰衣足食,皆都无恙。
数日后,隋人望唐使而哭者遍于郊野。
陈大德归还洛阳,言于天子:高丽国闻高昌亡而大惧,馆候之勤,加于常数。
太宗闻奏,便有征高丽之意,因对侍臣道:高丽只四郡之地,吾发卒数万以攻辽东,彼必倾国救之。别遣舟师出东莱,自海道趋平壤,水陆合势,取之不难。
侍臣看出天子心意,于是问道:陛下欲征辽东,不记隋炀帝前车之鉴耶?
太宗答道:时移事异,非你等能所知也。今天下一统,四海晏平,朕有二喜一惧。比年丰稔,长安斗粟直三、四钱,此一喜也;北虏久服,边鄙无虞,二喜也。然长久治安则文武骄侈易生,骄侈则危亡立至,此一惧也。此时打上一仗,弊大于利。
冬十月校猎伊阙,复幸嵩阳。因闻并州大都督长史李世积在州十六年,令行禁止,民夷怀服。太宗大喜,遂诏命以李世积为兵部尚书。
字幕:薛延陀,原为铁勒诸部之一,属东部高车,由薛、延陀两部合并而成。
薛延陀部族最初在漠北土拉河流域,从事游牧,役属于突厥。南齐永明五年,随阿伏至罗到准噶尔盆地建高车国。
南北朝时,游牧于阿尔泰山西南,额尔齐斯河一带,少数留在于都斤山。
隋大业元年,铁勒诸部奋起反抗西突厥暴政,共推契苾部首领契苾歌楞为首,称易勿真莫何可汗;又推薛延陀部首领乙失钵为野咥可汗,立庭燕末山,遂为铁勒诸部中强者。
大业七年,西突厥声势复盛,契苾歌楞与乙失钵自动取消汗号,又受突厥统治。
贞观十五年,唐太宗东巡洛阳。薛延陀真珠可汗谓其部下群臣:我闻唐天子将欲东封泰山,士马皆从,边境必虚。我若此时攻取李思摩,如摧枯拉朽耳。
乃命子大度设为将,发同罗、仆骨、回纥、靺鞨等诸部,兵马计合二十万,度过漠南,屯驻白道川,依据善阳岭以击突厥。
俟利苾可汗不能抵御,乃帅部落军民退入长城,保守朔州,一边遣使向唐朝求援。
唐太宗闻报,更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