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2章 ,到达伦敦,继续考察(3/3)
,分析其创作的意图以及过程。
看过米开朗基罗的作品,不久,又看到了达芬奇的作品——岩间圣母。
达芬奇创作过两幅岩间圣母,都是在意大利米兰完成的,一幅在英国国家美术馆这里,另一幅在巴黎的卢浮宫。
如今,姜哲已经都看到了。
他回忆看过的另一幅作品,并比较其中差异。
两幅画都完成时间,相差20多年,有一些细微差异,天使的手势,眼神和服饰不同,婴儿的头发和光圈也不同。
本学期的学习临摹学习中他看过以此化作为参照,如今对照着原作学习,有了新的感受。
继续向前走,不久,又看到了一幅名作。被誉为油画之父的杨凡艾克的作品——阿诺菲尼的婚礼。
这幅画经常出现在各种书籍,教材之中,如今,终于看到了原作。
姜哲尽可能的贴近画面观察细节。
画中,夫妻二人背后的墙壁上,有圆形凸面镜。镜面中呈现轻微扭曲的倒影,显示画面中没有直接表现得内容。
通过镜子,镜子中能看到夫妻两人的背影以及旁边敞开的窗户,还可以看到这对夫妻面对着的两个人物。
旁边的文字介绍表明,红色衣服的是教士,蓝色衣服的是画家本人。
圆镜上方的墙壁上写有拉丁文,杨凡艾克,1434。环绕镜子的十个装饰图案中,有耶稣受难的故事。
如果不仔细看,真的会忽略这些细节。
此外这幅画中不同质地的物品材质,也近乎完美。小狗的绒毛,男主人身上的皮草和天鹅绒,女主人的头纱和服饰上的毛料,水晶珠等等。
总而言之,让人惊叹。
姜哲曾经学习临摹过这幅作品,在技巧和感知创造能力不断提高的前提下,观摩这幅作品,已经能体会到这位画家的奥秘。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