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西伯利亚打地鼠」

第841章 技术换市场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第841章 技术换市场(4/5)

车的市场,你谁爹啊。

合着俄罗斯研发技术不要钱是吧。

某人就算申请安全带专利确实没花什么钱,脑细胞总要累死几个的,不得为累死的脑细胞埋单啊。

“你勇于面对任何挑战的勇气哪去了?”

安妮居然嘲笑乔治,这属实不能忍。

乔治一直以来向身边人灌输的鸡汤是:只要俄罗斯拥有足够的实力,俄罗斯就无惧任何挑战。

德国现在都称不上挑战,只是想依附在俄罗斯的体系内混口饭吃,这就受不了了?

澳大利亚现在也在俄罗斯的体系内混饭吃,也没见乔治小心提防。

这也可以理解。

随着俄罗斯移民的大量涌入,澳大利亚都快完成腾笼换鸟了,乔治肯定不会将彻底躺平的澳大利亚拒之门外。

德国和澳大利亚最大的不同在于,德国人具备打破传统的决心及能力。

“你希望一个安全可控的德意志,还是彻底失控的德意志?”

乔治对安妮有耐心。

“为什么一定要控制德意志?”

安妮胡搅蛮缠起来也是二极管。

“连你都能如此胡搅蛮缠,这就是原因所在。”

乔治摊手,滚刀谁不会啊。

安妮在乔治面前可以胡搅蛮缠。

在面对小卡尔的时候,安妮又恢复那个仪态万方的尤里耶夫大公夫人。

“是否考虑让西伯利亚汽车集团以技术入股?”

安妮对类似的商业操作得心应手。

内战结束后,俄罗斯几个大家族和俄罗斯政府为结成利益联盟,普遍采用交叉控股,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生死与共。

西伯利亚汽车集团的董事会,现在是由尤里耶夫家、尤苏波夫家、罗曼诺夫家,多尔戈鲁科夫家,以及俄罗斯政府代表组成。

俄罗斯所有垄断财团的董事会结构都是这样的。

“联合经营么?”

小卡尔略失望,但是也并非不能接受。

世界大战改变了很多事,希伯来财团之所以能控制德国金融,和容克贵族的纵容密不可分,一部分希伯来财团压根就是容克贵族集团的白手套。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我在西伯利亚打地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