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西伯利亚打地鼠」

第853章 大包大揽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第853章 大包大揽(4/6)

上个月,麦克唐纳提议,在伦敦召开经济会议,讨论如何尽快恢复经济,得到很多国家的支持,一共有66个国家参加。

俄罗斯处于自身利益考虑,并没有参加伦敦经济会议。

美国新任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致力于恢复美国经济,同样没有参加这次会议。

英国还是有实力的,伦敦会议达成了一些共识。

但因为俄罗斯和美国的缺席,没有达成任何具有效力的协议。

麦克唐纳的初衷是利用英国在金融方面的号召力,彰显英国实力犹存。

这个目的不仅没有达到,反而进一步暴露了英国的衰落。

乔治不关心麦克唐纳,这人现在就是英国保守党的傀儡,迟早会被当作替罪羊赶下台。

对于小罗斯福,乔治还是非常关注的。

小罗斯福是美国历史上唯一一位连任四届的美国总统,担任总统的时间长达13年(第四任期内病逝)。

小罗斯福入主白宫后,积极推行以救济、改革和复兴为主要内容的“罗斯福新政”。

“新政”抛弃了传统的自由放任主义,加强政府对经济领域的干预,实行赤字财政,大力发展公共事业来刺激经济。

由于小罗斯福的“新政”,和俄罗斯在内战结束后那段时间的政策太过相似,所以俄罗斯报纸就将小罗斯福的“新政”,描述为对俄罗斯的抄袭。

别的先不说,维特在俄罗斯历史上的地位和评价,相对于另一个时空应该是大大提高了。

乔治提醒瓦西里,美国正在回到正确的道路上,俄罗斯要提高警惕,及时应对。

俄罗斯通过胡佛发起的关税战争受益良多,小罗斯福上台后,美国的贸易政策正在发生变化,俄罗斯也要及时进行调整。

“美国没人了吗?为什么要选择一个全身瘫痪的人当总统!”

瓦西里大受震撼,美国人还真是不拘一格呢。

“这个全身瘫痪的人既然能成为美国总统,那么他一定有过人之处。”

乔治看问题的角度和瓦西里不同。

“伦敦经济会议是否会成为英美决裂的开始?”

瓦西里希望拆散英国和美国这对组合。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我在西伯利亚打地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