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8章 百业待兴(2/4)
他是青龙城市舶司的实际掌权人,都并不为过。而目前,人朝总共有五处市舶司,但青龙城市舶司的龙头地位并没有受到动摇,它每年收取的税银几乎占了整个市舶司收入的一半,其重要程度,不言而喻。
张远占了这么重要的一个位置,但是一听说张恪需要人手了,他竟然毫不迟疑的就来了北方,委实也是让一些人大跌眼镜的。虽说张恪已经一年多不管事儿了,但他毕竟还是市舶司使,要调动手底下的一个八品主事,不算什么出格的事情。可是,若换做任何人,就这么将人家从繁荣富庶的地方调到苦寒之地去从头创业,还真的不是什么人都可以坦然接受的。不过,对于张远来说,做这个决定,并没有什么要纠结的。
从晋州城出来,张远上过京城、去过北境、出过东海,这些经历早已将他的眼界、思维改变了。他知道这一切是怎么来的,内心深处对于那些所谓的“财富”,虽然不能说视之如无物了,但也的确是看淡了许多。可以说,如今的张远对于自己的人生追求已经有了更高的期待值了。换做几年前,他或许会对于自己能有机会得到一官半职感到兴奋,但现在他确实是觉得:这事儿嘛,其实也就那样吧。也因为这种心态的转变,在他回晋州过年时,听说小族长要从家里调银子、调人北上的事情后,便跟三叔张盛主动请缨,率队北上。那个时候,他根本不知道张恪要干什么,但既然要钱要人了,那肯定是又有新计划了。这些年来,张家人也看清楚了,甭管小族长要干什么,理解不理解的没关系,总之全力配合就是了。张远对于小族长有了新计划,却没有第一时间叫上自己,是隐隐有些失落的:莫不是,小族长已经不再需要我了吗?不管了,先去北方看看再说。
到了北方,张恪倒是没有对张远的自作主张说什么,主要他也确实缺可靠人手。之所以没有第一时间调张远过来,主要也是考虑到张远在市舶司衙门干得好好的,责任重大,不宜随意调动。对此,张远却是不以为然的。以市舶司衙门的办事方式,你一个市舶使拍拍屁股一走,就是一年多,它还不是照样运转得好好的,难不成他一个主事不在了,它就运转不开了吗?再说,周通不是还在吗?如今市舶司蒸蒸日上,皇帝陛下更是把它看作心头肉一般,后台这么硬,还真的是没啥好担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