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回《皇帝之争,天子之怒第三章(2/3)
龙武军对敌导致败绩之事,但轻描淡写提到了龙武军各部驻扎在何处,要郎继宗派遣这些部队如何行事,不得迟误。郎继宗看得额头冒汗,心想皇帝对自己的作战不力其实了若指掌啊!这明摆着已经知道自己拿杂牌军冒充龙武军、真正的龙武军都驻扎在后方的事情。这是欺君之罪,要是追究起来可以砍头的,好在皇帝这信中并没有问罪之意,轻描淡写的文字中暗含着要自己将功折罪的意思。那么自己还敢不按照皇帝的意思去办么?还敢欺君的话,后果摆明了是没法再被原谅的啊!
看完信,郎继宗细想,也推测到这必然不是无忧天子的圣断,无忧天子绝不能如此英明。密信是货真价实的玉玺盖的印,不可能是假信,那么就一定是有人在皇帝身边,教唆皇帝发这封密信。那人要不是臧天佐的人就是成山宰的人,最可能是臧天佐的人。意味着皇帝虽然没有迁都到西京,但是住在骊山行宫里还是被臧天佐操纵了。
郎继宗想明了大概,再召集虎翼将军郎保荣、奋武将军郎建威等亲信将领商议。商议结果,决定一方面调查皇帝是否真是被臧天佐所操纵之事,一方面必须按照这封密信所教的一套办法去对付义军。
最后接到密信的是远在杭州的成山宰。发给成山宰的密信只晚到了一天,那密使是预先出发的。成山宰赶忙也召集亲信商议,所得出的结论也差不多——第一,这信上的密令,绝不是皇帝本人的旨意;第二,不管是不是皇帝的旨意,都必须照办。
成山宰遂派人快马加鞭前往告知自己手下的前方将领,命令他们统兵出击,与郎继宗的人马夹攻义军联盟的东路军。
成山宰的孙子、江东道节度使成泓也率本道精锐兵马乘船由大运河赶赴前方参战。本朝的大运河,终点位于汴州与京师之间的荥阳。成泓所部可以开到宋州附近便下船,速战速决夺回宋州,切断义军东路军主力的后路,然后与郎继宗所部两面夹攻,击垮义军。
成山宰的侄孙、江西道节度使成沫这时也在成山宰身边参加商议,但没有被派遣出击,有些悻悻地,说道:“皇上毕竟还是不知兵。匪军最难对付的是吉义,不过吉义手下兵马不多。应当合力夹攻吉义,只要拿下吉义,那么其余匪军不足挂齿。”
成山宰摇头道:“不对。皇上的命令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