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戈丽人行:天命之魁」

第十六回《龙行出海,虎斗瀛洲第二章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第十六回《龙行出海,虎斗瀛洲第二章(2/3)

的船队,经过持续发展,已经有大小船只百余艘,可载数千人众。吉义还收伏了雷池水族团,在义军联盟失败之后起到了帮助中路军残部渡过长江退回江南的作用,之后就跟着商帮船队帮助行船。

困难是,现有的船队和水怪并不适合下海。船队的船只只有一小部分能出海,大部分都是抗不住海上风浪的江船,要出海必须找个地方另造大量海船,或者另想办法搞到海船。雷池水族团除了池小蛟以外,其余都是淡水水族,只能生活在江河淡水之中,不宜下海,下海过不了多久就会咸死了。至于五龙庄的水怪群,鲶提辖所部,更是在深山里溪谷水潭之中出身的小水族,连大江大河都没见过,更莫说下海。

因此说来,必须有一个地方落脚,弄到海船之后再全员坐船出海。包括水怪都得坐船,不能直接游水出海。

正好有这样一个地方。也是多亏吉义先前为了寻鼎四处游历才知道。兄弟们听吉义说了有这么一个地方,皆拊掌笑道:“这可不是天助咱们!”

究竟什么地方呢?就是长江口的一个大岛。这个大岛十分年轻,是因为沧海桑田的变化才逐步浮出水面的新生岛屿,成岛不过数百年时间。由于地处江口,该岛四周都是淡水,适合吉义手下的水怪生存。以此为中转点准备出海,是得天独厚的条件。

这个岛的名字叫做瀛洲。吉义之所以知道有瀛洲的存在,就是之前在苏州府华亭县阴差阳错被陆家招亲之时,困在陆府之中,没事可做,随手翻看其藏书,从前朝所编集的本县县志中,看到一段记载。说是在县外的江口水域,有个大岛渐为人知,引起地方学者争议。有人说是胡豆洲漂移而来,有人说那就是自古相传的三大仙岛——“蓬莱、方丈、瀛洲”之中的瀛洲便是。结果瀛洲之说占了上风,从此就管那岛叫做瀛洲。

瀛洲地势低平,芦苇丛生,水鸟成群,鳄鱼出没。最初是一片沙洲,由于水鸟带来树种,树林在那岛上蔓延开来。有了树木巩固水土,也就渐渐适合人居。到前朝时形成了一个镇子,叫做祟明镇。祟是鬼鬼祟祟的祟,意思是那岛荒芜阴森,是个鬼祟之地,要使鬼祟明现出来以镇之。因此瀛洲又得了个别名,叫做祟明岛。

由于流沙、鳄鱼、飓风、太过潮湿而易生疫病等不利人居的原因,祟明镇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金戈丽人行:天命之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