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五章 天下一统,汉室三兴(3/7)
如今大事已定,就算吕布为人再怎么反复无常,也掀不起什么浪花。
更何况吕布麾下还有数万大军,倘若把他逼急了,自己也必然损失惨重。
关羽仍是不许,然后赵云也加入劝说的行列。
理由和张辽一样,吕布若降,怎么着也能免除一场刀兵之争,麾下将士也不用再浴血拼杀,此举善莫大焉。
在张辽和赵云的联合劝说之下,关羽犹豫半晌,最终答应试试,若是不从,或者吕布有任何讨价还价的心思,便立刻攻城!
然后……在使者答应既往不咎的情况下,吕布非常果断的选择了投降。
这一世的吕布,虽然依旧人品卑劣,却也没干出什么天怒人怨的事情,只是乱世如此,他也只得随风飘零,境遇如此而已。
关羽接受吕布的投降之后,当即上表雒阳,向刘备请示对于吕布的安置问题。
内阁诸位辅臣思虑再三,最终给了吕布两个选择。
其一,拜为征北将军,率领麾下军队去镇守北疆。
其二,拜为九卿,封温侯、增食邑,手中兵权收归朝廷,安心在雒阳养老。
之所以有这么两个选择,是因为内阁众人早已看透了吕布的品性,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点,便是无谋无断。
用一句后世比较流行的话,就是主观能动性极差!
纵观吕布一生,在没有外力的借助下,他本人从来干不出什么大事。
所谓怂强加上耳根子软,导致吕布就是一个拥有超凡武艺的普通人而已,不仅胸无大志,更是容易忽悠。
乱世之中,这种人不可重用。
可一旦等到天下大定,这种人便无所谓了。
而且吕布麾下只有数万兵马,就算镇守北疆,倒是不怕他掀起什么动乱。
面对朝廷给出的两个选择,吕布甚至都没有考虑,果断选择了后者。
当年就是不堪忍受北疆苦寒,这才随丁原率军入雒,求得就是个荣华富贵,锦衣玉食。
如今有机会在雒阳城中安享荣华,谁要再领兵去北疆拼杀?
好好过日子不好吗!
不过吕布还提了一个条件,那就是要求朝廷把封赏再加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