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六章 功成身退,天之道也!(3/7)
,食邑一万户。
此五人,虽逊色于五虎上将,但都胸有韬略,足以克敌制胜,刘备遂封其为五子良将。
除却这十人之外,其余诸将也都各有封赏。
至于文臣方面,也都各自封侯,食邑有多有少。
林朝很贴心的将一众功臣的封地都放在了家乡附近,虽不能亲临,但也算光耀门楣了。
这一道完整的功臣封赏表呈上去之后,刘备认真从头到尾看了一遍,遂大感满意。
除了有一处略微有些瑕疵……
想着,刘备提起御笔,将林朝的安喜侯爵位划掉,亲笔提了三个字——兴汉公。
嗯,这样就公允多了。
等次日刘备命内侍宣读封赏时,群臣皆惊。
安汉公林子初?
这可不行啊!
兴汉两个字虽然大了些,但放在林朝身上也无不可,主要是后面这个‘公’字。
虽说商周时是便有五爵制度,公、侯、伯、子、男。
但依照大汉的制度,臣子最高便是列侯级别,再往上便是王爵。
而公这个爵位,严格意义上比诸侯王还要尊贵。
终汉一朝,正正当当得到公爵者,也不过二王三恪,也即郑公与宋公,都是前朝遗孤。
汉代秦,自然不承认秦朝的正统地位,所以这两位公爵,其实是殷商与周王朝的后人。
依照法理,他们在自己的封地内,可以沿用自己先人的服饰,律法,祭礼,习俗,这便是所谓宾于汉。
也就是说,这两位并非汉朝的臣子,而是汉家宾客。
至于新朝的王莽,以及王莽篡汉后册封的一系列公爵,历来不为两汉所承认。
而今刘备准备封林朝为兴汉公,这到底意味着什么,群臣不禁面面相觑,却又不明所以。
就在一众人准备劝谏刘备收回成命时,刘备却表示,这并非是给予林朝宾于汉的规格,也不是让他选一地建国,而是单纯的一个封号,用以奖赏他十数年以来建立的功劳。
此位,这个封号不可世袭,仅仅封给林朝一人而已。
闻言,群臣这才长长送了一口气。
只不过刘备此举,算是开了死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