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6章 文化塑造就像高压锅,锁死了古人的创新精神(1/6)
第676章文化塑造就像高压锅,锁死了古人的创新精神
朱标对于陈寒的说法其实也是非常赞同的,他也认为如果真的想要让大明王朝今后的所有日子里都能够平平淡淡的过去,甚至可以说是一路往上走的话,就必须得要提高大明王朝内部的生产力。
如果连生产力都跟不上的话,就算是你有再好的货币政策,那将来也必定会有一天,因为生产力跟不上货币政策的改变而导致整个货币政策崩溃。
这种案例在现代可以说是比比皆是,不管是津巴布韦币还是曾经的四小龙等等,都因为生产力的关系,导致他们发展的速度变化或者说整个崩盘。
而现代的中国则以后起之秀的姿势奠定好了工业基础之后,一步一个脚印,把实体经济跟外贸经济结合,夯实国内基础。
把生产力提高,同时把工业生产作为今后起步的最重要的点。
然后果然在其他世界各地的生产力降下来之后。就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中国的商品打遍全天下无敌手,最后逼着他们不得不筑起税收的堡垒,把自我封闭在非常狭小的区域当中。
靠着曾经的光环迷惑自己,却并不知道自己早已无法跟外界媲美。
陈寒要做的就是让大明王朝变成后来的中国,必须得要让生产力跟得上,必须得要往外输出最便宜的货物。
必须得要将其他的市场给带动起来,让其他的市场成为大明王朝的倾销之地,让其他的国民成为大明王朝国民的打工者,要让大明王朝的产业蒸蒸日上的同时,也能大量收割全天下。
现在陈寒已经在慢慢的打基础他也希望大明王朝能够一下起飞,但是这是不现实的,首先一点就是要提高生产力就必须得要提高制度的效率。
所以他在改革变法的时候考乘法这种东西是一定要坐在第一位的,就是要给天下官员下最长的枷锁同时想要让马跑得快,就必须得要把草料给他喂肥了。
必须得要把每一个位置都做成非常具有诱惑力的,并且在这个位置上就不想要因为任何一点错误而被拉下来。
要满足当官的人,既能得到物质基础,又能得到名誉基础,还能有机会青史留名。
在这种满足了基础物质跟尊严的同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