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0章:管制委员会和临时新政(1/4)
入城之后的事情反倒是要比之前更多,由征东军团司令部、外交部派员和长崎直隶府政厅人员等组成的临时管制委员会负责了大部分事情,军团总司令刘载戢担任委员长,行政参谋张希贤担任执委,实际上的指令到多出自后者之手。
管制委员会下面分为两个大部分,一个是租界市政委员会,另一个是中日特别事务交接委员会,同时,外设了宪兵委员会做监察检查工作。
市政委员会直接替代市政厅工作,由东京本地的华商代表以及从长崎、广岛和大阪临时调配的市政人员接替英法两国的位置,与美国市政人员一同维持市政厅的运转。
而中日特别事务交接委员会则主要负责与日本政府联系,实行间接统治。
一般情况下,管制委员会通过指令、备忘录、书信等方式发出命令,交给日本政府,日本政府则负责将其变为法令,付诸实施。
如遇紧急事件,来不及变为法令,委员会则会将命令直接以“管制敕令”的形式予以公布。
为此,日本最后一位元老,西园寺公望被请出来,出面维持秩序。
西园寺公望出身高贵,祖父出身五摄家,祖母出身御三家,年轻时留学巴黎十年,学识渊博,为伊藤博文邀请参政后,在各方都有好名声,自然是稳定人心的首选。 虽然他对政治和权力并不感兴趣,当政时也无时无刻不想辞官隐退,但西园寺这个人的性格又决定了他只会随大势漂流。
他看得很清楚,但他没有能力也没有意愿去改变这些。
西园寺公望在这其中的唯一的抗争便是,他只愿意呆在自己的别墅庄园坐渔庄内。
1938年12月17日,国会一致通过紧急法案,撤销清浦奎吾首相职位,并推举西园寺公望担任首相。
同时,为了维持政府样子,国防军还特别调配了一架飞机,每天早晚两次,往返东京和爱知县,将内阁的政务消息传递给西园寺公望,由他签字后实行。
从实际效果来看,在张希贤的努力下,管制委员会的工作比较顺利。
市政委员会自然没什么好说的,标准的租界机构,运行的不要太成熟。而特别事务交接委员会的工作则更能体现张希贤本人的能力。
管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