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治大帝」

第二百三十一章 达延汗的智慧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第二百三十一章 达延汗的智慧(2/6)

然后跃马中原,再就辉煌。

刘健的到来让他有所期待,希望借此能够找到突破口,找到正面击败大明的方法。只是刘健进入斡耳朵之后,便浑身带着威压,让他不得不放低姿态。

达延汗的放低姿态正是刘健所要的,也正是他一进入斡耳朵想要造成的,因为此时的他代表大明,大明国格不可辱。

再就是刘健此次来蒙古,虽然希望蒙古和大明从此和平,但是和平的前提是让蒙古向大明低头。所以他必须先让达延汗放低姿态。

看到达延汗低头,刘健稍微放松了些,起码第一步算是走下去了。

“可汗,本使此次代表大明,前来蒙古,是希望蒙古今后和大明能永久太平。”刘健开口道。

“哈哈,这正和我意,本大汗也不是喜欢杀戮之人,我也希望我们蒙古能够就会与大明永享太平。”达延汗附和道。

“既然可汗也认可这一点,看来蒙古和大明永保太平有望。”刘健高兴道。

“刘阁老,你也知道我们草原乃是荒蛮之地,我们靠放牧为生,但是放牧就是靠长生天吃饭,白灾时有发生,一旦发生,草原就会饿死无数牲畜和部族,我们草原之民实在是太苦啦!”达延汗哭惨道。

听到达延汗的哭惨,刘健知道关键时刻到了,叫苦那就是要好处的开始,对于这点伎俩,刘健内心充满了鄙夷,论耍计谋,蒙古人实在是小儿科。

“可汗,无须担忧,若是蒙古与大明达成协议,今后大明将有义务帮助蒙古。”刘健开口道。

“哦,达成协议,不知道是什么样的协议?”达延汗好奇地问道。

达延汗其实也只是习惯想着哭穷,对大明要一些好处而已,至于大明给不给,他都不在乎,已他以往的经验,大明基本或多或少都会给。

大明朝堂一向是对外穷大方的,对外赏赐极其丰厚,因为那些都代表大明的脸面,一国的脸面岂能丢弃,这是大明的一贯作风。

和大明打交道了一百多年的蒙古人,对大明人的一些习性那是相当熟悉,后面的蒙古林丹汗就是靠着大明的赏赐和贸易吊命,否者汗位不保。

见达延汗相问,刘健拿出了协议范本,协议有蒙古文,汉字两种,所以达延汗看起来完全没有障碍。

当看到协议中的条款,达延汗脸色变得阴晴不定,接着将协议递给身旁的火筛,说道:“火筛,将此协议传阅一番,都来议一议。”

火筛接过达延汗手中的协议范本,匆匆扫视了一眼。

要说蒙古人普遍识字率不高,但是部落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弘治大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