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义军」

第640章 联络乌斯藏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第640章 联络乌斯藏(1/3)

常言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明朝时为何不用兵西域,便是因为国力的缘故,以及投入的成本,和收获的利益不成正比。

从西安至嘉峪关有两千余里的路程,距离遥远,长途跋涉下,若是大规模用兵,那么对民力以及粮草的消耗,无疑是一个天文数字。

而且嘉峪关并非终点,而仅仅是一个,从嘉峪关再到莎车,又是一个极为遥远的距离,杨恩的担心,并非是无稽之谈。

不过,与前明时有所不同的是,如今的西域,较之元末时,人口数量已经有了大幅度的增长,出兵西域时,虽然就地补给肯定是不足以支撑大军的用度,但是也能极大的减少后方的压力。

而且,乾朝已经有了水泥路,虽然不能长时间跑马,但是运输辎重却是便捷了许多,况且以如今乾朝的国力,全力以赴的话,后勤全部骡马化,也并非难事。

孟浚听完杨恩的话后,点了点头,道:“这些年,朝廷已经陆续在重要的城市之间,修筑了水泥道,有了这水泥道,运输辎重已经快了许多,从西安运输物资至嘉峪关,一月时间足矣。”

杨恩皱着眉头道:“陛下,可从嘉峪关往西,朝廷可未曾修筑水泥路啊!”

孟浚语气坚定的说道:“此番用兵西域,关中之兵,并不会大规模出动,朕意从关中遴选精锐之卒三万。”

杨恩迟疑的问道:“三万人?陛下,准噶尔已经一统西域,三万人,怕是力有不逮啊!”

“朕知道,所以,并非一路出兵,而是三路出击,中路军走嘉峪关,北路军,则征召漠南,漠北之蒙古部众,西路,则联络青海,乌斯藏各部。”

杨恩闻言,也不再反驳,只是在他的内心中,却认为这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不过,他此时想起自己还是待罪之身,况且突然听到这个消息,杨恩一时之间还未想好该如何处理。

在杨恩走后,孟浚批示林士奇,令其保护好巴巴克苏,同时遴选勇悍之卒三万人,进驻嘉峪关,同时在嘉峪关后方的酒泉,张掖,武威等城,修筑屯粮基地。

孟浚想进攻准噶尔,一方面也是知道准噶尔未来一定会威胁到乾朝,若非如此,后世的清廷何必要跟准噶尔死磕,而且因为切实的考虑,一统西域的准噶尔,无论是对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南明义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