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苏联解体被迫加速(5/8)
他意思似乎是想让南斯拉夫进一步开放市场,毕竟现在宣布改为货币局制度,收一块钱美元就换一托拉尔,差不多就算是已经实现了外汇自由兑换了,进一步开放外资对南斯拉夫的控股限制也是积极响应新自由主义的号召。”
“你觉得以现在南斯拉夫的国有企业,能竞争得过那些外资控股的企业嘛?”
“这当然是不能的。”
“你别忘了,南斯拉夫距离苏联最西部的乌克兰西部边境就只隔着匈牙利东部的这300公里,现在匈牙利有你和苏联同时供应天然气,但是以后苏联解体了,你这局面就不一样了。全都是自由市场,不存在政策上的优待或者外交上的帮扶,你只要卖天然气和石油制品比苏联的便宜,就能占领东欧甚至奥地利和意大利的市场,发展自己有竞争力和比较优势的产业作为国营企业的经济命脉就好了,把国营企业产值的比重压到全国gdp的一半以下是没有问题的。关键是就业和进出口贸易平衡的问题。现在最适合南斯拉夫的新经济增长点就是苏联解体之后,你需要再一定程度上取代部分苏联出口的地位。比如廉价能源衍生出来的有竞争力的金属冶炼制品、有色金属制品、合金钢材和铝合金型材,你重点吸纳德国的产业资本投资绝对没有问题。最拿得出手的牌就是更廉价的电力和天然气石油。上游是国企,下游是私企外企没关系的。
全球的大蛋糕自然是需要大多数人来分的,就和沙特一样,只做自己擅长的事情就好了,不擅长的加工等下游产业交给外国人来搞,只要就业岗位在国内就好了,赚不赚钱都是次要的,当务之急是稳住环境,争取发育的时间。
对了,托拉尔改革成功之后,你准备物价稳定之后什么时候过来签订贸易协定?我好通知这边米甸这边一堆国家排班?”
“就在下个月吧!这物价稳定是不难的,只要货品充足,百货大厦和各地的超市再买的时候不涨价,老百姓也不存在囤货了,供需平衡还是可以做到的,但是后面的一些结算问题还没谈好,主要是新欧罗巴这边想要很多托拉尔从我这边采购天然气和石油卖给德国赚钱,但是这边产能跟不上了。我在和相关产业的多方会谈,准备在克罗地亚那边的气田开口子新建一个工业园区。抽不开身。”
“好吧,谈好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