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焚烧矿道引爆炸(3/5)
到了黄河泪汪汪。
伊晨见终于有人开眼,便重新挥了挥手。
一个被身穿较好麻布衣的中年男子被女亲卫拖回来,只是身上的麻衣有几处撕裂,显然前面的一番严刑拷打造成的。
“小人曾经跟随先家主去过几次“
“具体在哪里?”伊晨直接指了指地图。
“小人只记得在紫金山东南,有几处是斜井。”
中年男子的家仆指了指,武安东面的紫金山位置。
“给你笔,马上把坑道给我画出来!”
当伊晨把一支用石墨笔扔给他,还有那雪白的宣纸时。
家仆明显一愣,他没有搞明白眼前是什么东西。
伊晨让女亲卫给他示范了下,如何在宣纸上画图。
这家仆顿时明白过来,但是看着雪白的纸,愣是端详了半天。
家仆用一晚上,在女亲卫的辅助下,把坑道入口草图画了个大概。
至少伊晨能够看懂了,再加上角雕与夜晚雕鸮的侦察,具体矿坑位置都基本找到了。
战国时代矿坑挖坑技术,我国古代还是首屈一指的,与古埃及,古苏美尔人一起算是最早完善矿坑挖洞技术的。
在商朝末期就出现了竖井、斜井、盲井、平巷等多种坑道矿道结构,配套解决排水通风问题的技术也很成熟。
相对地,战国时期炼铁技术在那个时代也相对成熟的。
伊晨早就注意了郭氏炼铁术,郭莺的阳曲郭氏就采取秦汉时期广泛的土法夯土起炉炼铁,炼铁中用木材引燃,然后加入木炭与煤炭。
自然,武安与邯郸的铁匠们早就知道如何利用煤炭提高炼铁的炉温,这也符合历史记载。
伊晨领着大队人马,登上紫山,对紫山矿道进行勘察。
找到的通风井就有45处,矿坑入口有16处。
如此多的数量,说明了一件事,这个矿洞四通八达,里面坑道长度无法估量。
如现代发现的江西瑞昌铜崚矿遗址,是商代到春秋战国的深挖铜矿,有103口矿井,19条平巷,长度超过3公里,垂直深度要95米。
此刻,伊晨也明白了为什么郭氏家主以及兄弟都会逃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