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赵姓(2/3)
氏和范氏垮台后,智氏成为晋国轮值国主席,实力最强。
危亡之际,赵襄子也就是赵无恤成功说服韩魏反水,三家灭了智氏后,瓜分了晋国。
其实赵无恤按道理说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汉族,因为他母亲是狄族,但这并不影响赵无恤依然是赵家的骄傲。
发生在赵无恤身上,还有个豫让击衣的故事。因为我在另一部书《酒海钩沉》有描述,这里就不多说,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搜索查看。
再往后,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可以说是中华民族改革穿衣服习惯的先驱。
赵武灵王名叫赵雍,上任时候赵国北方和楼烦、东胡以及匈奴接壤,多次受到他们骑兵的骚扰。
于是赵武灵王一改宽袍大袖的穿衣风格,学习胡人改穿裤子,并成立了中国第一支由专职骑兵组成的部队,使赵国一跃成为和齐、秦实力相当的大国。
可惜的是,这位老兄为了好好研究军事,把王位传给儿子赵何,引起另一个儿子赵章不满,由此引发国内动乱,最终赵武灵王在被围困中冻饿而死。
接下来出场的是战国四大杰出青年之一的平原君赵胜。
赵胜最大的功绩,就是在赵国被秦国攻打的危急之际,成功求来了魏国的援助,延缓了被灭国的时间。
其实秦国的崛起已经势不可挡,不是谁耍个小聪明就能改变的。
所以在赵括纸上谈兵,四十余万赵国降卒被坑杀,已经无法苟延残喘下去了。
也正是看清了这点,所以赵国提前布局,派出了赵高到秦国蹲点。
别看赵高被后人骂了两千多年,其实从当时的赵国来说,这个布局起到了该有的效果。秦国在赵高的霍霍下,没蹦哒几天也就完了。
赵国被灭后,中间一段时间几乎沉寂,并没有什么能值得大书特书的人物,直到三国赵云赵子龙。
三国演义中,赵子龙一袭白衣,胯下白马,手持一杆亮银枪,几乎百战百胜,被认为是乱糟糟一团的三国时期近乎完美的人物。
到了宋朝就不用再说了,江山都是人赵家的,肯定人才辈出。
不过在宋朝灭亡后,赵姓似乎沉沦许多,虽然也有很多着名人物。但就影响力和知名度来说,难以达到前面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