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2章 南直隶(下)(2/3)
勋贵们大多都是躺在祖宗留下的功劳簿上混吃等死的纨绔子弟,但内心也十分清楚济宁的重要性,以及天子在委任漕运总督的同时,命令济宁知州整饬行伍的用意所在。
或许真的如魏国公徐宏基所说,紫禁城中的天子已然盯上他们了。
\"好了,这些都不重要。\"
有些无奈的揉了揉发酸的太阳穴,徐宏基无可奈何的看向眼前反应各不相同的勋贵们,心中很是感慨。
这都什么时候了,这些人居然还在幻想着用泼脏水的方式,弹劾明显是天子心腹的封疆大吏?
如若这招有效,辽东经略熊廷弼早就不堪其扰,辞官回乡了,于朝中根深蒂固的\"东林党\"也不会落到如今这般境地。
\"我等身份特殊,此事不宜出面。\"
\"盐政的事,跟上次一样,让盐商们出面想办法。\"
\"漕运那边,也派人跟新建伯通口气\"
终究是袭爵多年,见惯了大风大浪,魏国公徐宏基很快便在一片附和声中,想到了几条应对之策。
这两淮盐政的水究竟有多深,即便是他这位世镇南京的魏国公,也说不清楚。
即便不讨论在朝着担任要职的官员以及在场的勋贵们,最起码也得有十位以上的宗室藩王涉事其中。
例如那号称诸王最富的成都蜀王,扼守长江南岸的武昌楚王以及明面上便坐拥数千盐引的长沙吉王,每年至少能够在两淮盐场中获利五十万两以上的白银。
至于贯穿南北直隶的漕运,涉事其中的宗室藩王就更加多了,毕竟光靠着朝廷给的那点俸禄,这些天潢贵胄们拿什么维系自身奢华的生活?
\"哎,只可惜李三才撒手人寰,不然我等何至于如此被动\"
闻听徐宏基提及\"新建伯\"的字眼,厅堂中顿时便有勋贵面露异色,随即满脸惆怅的低语道。
\"放肆!\"
\"李三才通敌建奴,身首异处也是死有余辜!\"
\"我等身负皇恩,焉能里通卖国?!\"
尽管徐宏基已是上了年纪,但听觉敏锐的他仍是察觉到了厅堂中的窃窃私语,转而大动干戈的咆哮道。
他徐宏基贪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