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农业生产(3/4)
法等;还提到了用作物茎秆与牛粪尿混合,经过践踏和堆制而成肥料的方法。
不过,此时的欧洲经过中世纪的农业技术大衰退后,还是不知道这种方法。于是彼得决定亲自帮助他们。
将人畜的排泄物经过堆积发酵后在他命令下被泼到了田地里。这引起了农奴们的抗议,认为这样会弄脏他们的田地。但是抗议无效。
而且,他们播种也是穴播的,不是中世纪欧洲农民常用的撒播。撒播的确省事,但种子分布不均匀,而且播种浅。因为,人手撒出的种子,有时可能扎堆,有时可能漏掉一些部位。若是扎堆了,禾苗在生长时,就会出现抢肥料的情况,结果,扎堆的几株禾苗,一个也长不好。而没撒到种子的地方,又容易造成浪费。
而穴播则不同,在播种时,早就分好了行列,给种子留下了适当的生长空间。而在播种前,彼得还指挥农奴,用盐水选种法,选出了颗粒饱满的良种。同时,穴播深度比撒播深,更加利于种子发育。所以,这种播种办法,效果好,产量也很不错。
不过很快,到了收获的季节。当收割开始后,彼得特地派人统计产量。随着一捆捆连着麦穗的麦草被送到打谷场上,农奴们分出人手,开始分离麦粒。
经过一个月的忙碌,彼得自己土地的粮食已经收割完成。根据计算,整个多布罗加每亩地生产的粮食为180到220磅左右。
这个产量还不能和遥远的东方相比,但是吊打欧洲是没有问题的。根据这个时候的资料显示,英国的播种和产出比是1比3,中欧是1比6。一亩地大约能出产120磅左右,而这里直接就到了200磅。
在经过收粮、税收后,彼得所拥有的粮食直接把康斯坦察和图尔恰的粮仓装满了,而且还有相当一部分没有装进去。拥有这么多的粮食,彼得和他治理的多布罗加就成为了整个瓦拉几亚最富裕的地区。
这么多的粮食,彼得将一部分拿出去卖来获得资金。
因为拥有出海口的缘故,彼得的粮食卖的毫不费力。直接被商会装上船运送到黑海各地,不过此时各地的货币五花八门,在售卖后还需要进行换算。最终彼得一共获得了25万瓦拉几亚杜卡特。
对于卖粮,商会决定冒风险。他们知道波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