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2章 虞允文西调(2/3)
的教育,除了普遍的文化课学习之外,还有一种偏重军事教育的武学小学堂。
史进的儿子史鹏就是在东京城朱雀大街第一小学堂读了几年书后、被老爹托关系转入河东行省太原府的武学小学堂,又学了三年,然后就跟着史进,在五原府从亲兵做起了。
史进很希望儿子像韩世忠的长子韩亮那样学文,但他无法决定儿子的未来,史鹏跟他老爹一样活泼好动,读不进去书,反而喜欢弄枪使棒,那就干脆让儿子从武从军吧。
至于史进为何要给儿子取这么一个名字,主要还是字鹏举的岳飞打仗太厉害,已经成为本朝许多少年的偶像,史进也很仰慕楚国公,于是就有了儿子的名字。
虞允文没有打听史进怎么会离开五原府前往西域,这种军队事务他从不多嘴,毕竟不是一个体系内的官员,实际上虞允文跟史进一样激动,这可是跟着楚国公征战蛮夷的好事啊!
朝廷曾有好事的官员做过统计,国朝诸领兵的国公之中,由楚国公带动而封爵的将领,已经有三四十人,堪称本朝第一。难得的是,楚国公大权在手,仍旧谨慎谦恭,天子也非常信任,君臣相得。
所以跟着楚国公,就如同汉武帝时跟着长平侯、冠军侯,还怕挣不到军功和爵位么?
有不少人想当然地以为,前宋西军在本朝出了韩世忠、出了吴玠,难免势力过大,所以天子有意将岳飞推出来,以掩盖西北禁军过盛的风头。
这些闲言碎语或多或少传到了韩世忠那里,对此韩世忠不屑一顾,他自到北庭都护府之后,王伦就数次与他通信,韩世忠很清楚,北庭都护府对于朝廷拓展西域的重要性。
所以韩世忠并不在乎眼下岳飞更加耀眼,他还有的是机会呢。
至于吴玠,在消灭西夏坐镇地方了数年,曾经全民皆兵、民风彪悍的党项人,在本朝为何那么老实,全仗着吴玠兄弟之功。
宁夏、陕西、陇右、陇南四行省并非一直安定和平,党项、吐蕃势力仍旧蠢蠢欲动,但始终没有引发规模较大的暴乱,就是因为以吴玠为首的平定西夏诸将领们在这里领兵镇守着。
吴玠也不觉得自己受到皇帝的怀疑,他已经成为西北禁军的一杆旗帜,而且为将又不曾徇私谋私,他也没有任何拥兵自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