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度深寒:我在末世建基地」

第672章 能源创新科技园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第672章 能源创新科技园(4/5)

们在这里研究的是一种基于新型材料的超级电容器技术,它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充放电,而且能量密度远高于传统的电池。”

陈煜好奇地问道:“那这种超级电容器在实际应用中的表现如何?”

杨晴拿出一块看似普通的金属板,上面布满了细小的孔洞。“这就是我们的超级电容器原型机的一部分。经过测试,它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储存大量的电能,并且在需要时以稳定的功率输出。这项技术不仅可以应用于基地的能源系统,还可以为未来的电动汽车、无人机等提供高效、可靠的能源解决方案。”

随着光车的继续前行,陈煜一行人还参观了“风能转换与储存项目”、“生物质能利用实验室”等多个前沿的能源研究项目。

每一个项目都展示了天煜基地在能源创新方面的卓越成就和无限潜力。

“真是令人大开眼界!”陈煜感叹道,“你们的工作不仅关乎基地的生存,更可能为整个人类社会的未来发展指明方向。”

杨晴和其他园区领导对陈煜的赞赏表示了衷心的感谢。

他们深知,在这个极寒末世中,能源是生存和发展的基石。

而他们的使命,就是不断探索和创新,为人类社会的未来寻找更加稳定、可靠、环保的能源解决方案。

“对了,目前‘人造太阳’项目进行到哪一步了?杨园长可否为我们介绍一下?”陈煜满怀期待地看着杨晴,对于聚变技术,陈煜可是一直对其寄予了极大希望的,毕竟如果能够成功利用核聚变作为能源,那将是对人类能源史的一次革命性突破,特别是在当前这个极寒末世的环境下,其意义更是不言而喻。

杨晴微笑着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自豪与期待。“当然可以,陈煜先生。‘人造太阳’项目是我们基地最为核心和前沿的能源研究项目之一,它旨在通过模拟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创造出一种能够持续、稳定提供光和热的能源装置。

目前,我们的项目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重大进展。”杨晴的话语中充满了激动,“我们成功研发出了一种新型的高温超导材料,这种材料能够在极高的温度和压力下保持超导状态,从而极大地提高了核聚变反应的效率和稳定性。这一突破性的发现,使得我们离实现‘人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极度深寒:我在末世建基地